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

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

ID:11690591

大小:914.50 KB

页数:164页

时间:2018-07-13

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_第1页
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_第2页
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_第3页
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_第4页
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1---11试题和答案共计116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化学第一章总论一、最佳选择题1、适用于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提取方法是A.浸渍法B.水蒸气蒸馏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连续回流提取法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A.乙醇B.甲醇C.丙酮D.乙酸乙酯E.正丁醇3、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A.乙醇B.水C.丙酮D.乙酸乙酯E.正丁醇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采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提取的方法,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A.甲醇B.乙醇C.水D.二氧化碳E.氯仿5、水蒸气蒸馏法的适用范围A.适用于酸性成分提取B.适用于碱性成分提取C.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D.适用于有效成分遇

2、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E.适用于水溶性成分提取6、连续回流提取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7、煎煮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

3、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8、渗漉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断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D.用易

4、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9、浸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10、糖苷、氨基酸等类成分易溶于A

5、.水及含水醇B.氯仿、乙醚等C.石油醚D.碱水溶液E.酸水溶液11、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易溶于A.水及含水醇B.氯仿、乙醚等C.石油醚D.碱水溶液E.酸水溶液12、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提取A.强心苷B.黄酮苷C.生物碱D.糖E.挥发油13、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提取分离的A.连续回流法B.水蒸气蒸馏法C.升华法D.分馏法E.煎煮法14、聚酰胺的吸附原理是A.相似者易于吸附B.相似者难于吸附C.离子交换吸附D.氢键吸附E.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15、在水中不溶但可膨胀的分离材料是A.葡聚糖凝胶B.氧化铝C.硅胶D.透析膜E.活性炭16、分配纸色

6、谱的固定相是A.纤维素B.纸C.滤纸中所含的水D.醇羟基E.展开剂中极性小的溶剂17、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化合物用水充分洗脱后,再用丙酮洗下的通常是A.单糖B.鞣质C.低聚糖D.中性亲脂性成分E.氨基酸18、判定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是A.膜过滤B.显色反应C.HPLCD.溶解度测定E.液-液萃取19、(分配色谱是将两相溶剂中的一相涂覆在硅胶等多孔载体上作为固定相填充在色谱管中,用与固定相不相混溶的另一相溶剂冲洗色谱柱),如果固定相用水、缓冲溶液等,流动相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称为正相色谱,适合分离A.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B

7、.脂溶性成分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C.酚酸类成分D.脂溶性色素E.蛋白质、多糖等20、离子交换法分离原理为A.根据物质在豫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21、凝胶过滤法分离原理为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分离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分离D.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差别分离E.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22、液-液色谱法分离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