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ID:11692560

大小:4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3

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_第1页
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_第2页
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_第3页
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_第4页
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经济研究金融危机下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曾拥政摘要"零利率时代"是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推出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属于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范畴,与过去的传统货币政策有本质区别;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预期利率效应,投资组合调整效应和财政扩张效应等三个渠道来发挥.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多依赖于具体的措施,各个国家由于金融环境不同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导致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差异性.关键词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国际金融危机政策退出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蔓

2、延开来时,为应对此次危机,各国中央银行不断降低利率,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在传统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美国不得已推出非传统货币政策(unconventionalmonetarypoli—cy),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其一,并在不同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但是,其实施效果如何?它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过程中又受哪些条件制约?而当经济复苏,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时,其退出机制,时机的选择义是怎样?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及其实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通常是指在经济与金融危机不断

3、恶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下降到极低水平且无进一步下调空间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直接扩大购买其他资产(如国债)等手段,增加金融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推动信贷市场复苏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包括中央银行购买证券等非传统政策手段和传统流动性注入过程中交易对手的拓宽.在经济正常时期,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要服从于利率目标;而在经济危机时期,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中央银行增加其货币发行和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不受其他因素的约束.要准确地理解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必须将极低的利率与数量宽松两个因素

4、结合起来.极低的利率56使得借贷变得非常廉价,这会刺激人们借款的意愿.数量宽松实际上是指货币与信贷的供应非常充裕,只要有信贷需求,总能够较容易地得到满足.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有助于信贷市场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这正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积极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目的.从经济意义上讲,实行该政策的实质就是为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寻找借口,而不管潜在的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转嫁的风险.(二)"零利率时代"是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现实依据.自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许多金融机构陷入危机之中,市

5、场信贷紧缩,各国中央银行争相下调目标利率,以期阻止金融危机的蔓延.美联储从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不到一年半的时问就把联邦基金利率,19.5.25%下调至0.25%,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诸如英同,日本,加拿大,韩国,欧盟等也争相效仿,大幅降低基准利率,从表1中可以看出零利率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就美联储而言,传统降息的利率政策并没有明显地改善银行惜贷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短缺,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仍然面临着破产的威胁,这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采取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大量购买信用好的中长期债券向市场投放资金,以此增强市场流动

6、性,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从而刺激经济增长.而其他国家在利率政策并不显着的情况下争栩模仿美围,致使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在许多国家流行起来.新疆社科论坛2010(4)表12008年12月~2010年1月部分国家和地区货币基准利率数据统计表①长期维持利率地位不变继续降息美联储连续12个月维持在0~0.25%的历史低位俄罗斯中央银行连续10次降息欧洲中央银行连续9个月维持在1.00%的历史低位匈牙利中央银行连续1O次降息英国中央银行连续19个月维持在0.5%的历史低位哥伦比亚中央银行连续9次降息日本中央银行连续12个月维持在0.1%的水平加拿大中央银行

7、连续8个月维持在0.25%的历史低位新西兰中央银行一直维持在0.25%的历史低位韩国中央银行近来一直维持在2.00%的纪录低点不变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之后,目前维持在2.25%的历史低位香港汇丰银行维持在0.O1%的历史最低值台湾"中央银行"维持在1.625%的历史最低值(三)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1."流动性陷阱"与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

8、"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早期论文中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之前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假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