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ID:11695670

大小:2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就业指导论文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孙娟SUNJuan(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安223003)摘要院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资本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专业、年级、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其就业能力在年级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这两个变量上也在显著差异。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贫困生的心理资本与其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4个维度均对其就业能力具有预测

2、作用,有利于指导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来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关键词院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中图分类号院G717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47-040引言目前,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数量急速上升,“最难毕业季”、“毕业生就业难”等词语陆续出现。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学生的可就业范围被缩小,被雇用机会降低,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问题。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其经济上的问题而遭遇“蝴蝶效应”,产生就业问题,成为教育者无法

3、忽视的研究课题。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就业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毕业生个人社会资本发达程度和人力资本质量等自身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高校教育质量以及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等外在因素。对于面临家庭经济困境的大学生来讲,就业的社会资本欠缺,人力资本受高校教育的影响,似乎就业能力完全被外界所掌控。其实不然,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高职院校贫困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内因就是其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的提出源自于积极心理学思潮,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

4、韧性四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密切关系,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具有预测作用[1]。因此,如何挖掘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潜能,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为切实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提供了可探索思路。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调查分析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形成心理资本路径下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苏北某高职院校学生共600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

5、为97.3%。年级分布为大一196人、大二194人、大三194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1人,男生296人,女生95人,文科类学生126人,理科类学生265人,来自城市63人,来自县镇78人,来自农村250人,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102人,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289人。非贫困生193人。1.2研究工具一是选用由南开大学张阔等(2010)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2],该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共26个项目。本问卷总体与四个维度的Cronb

6、achacute;a系数分别为0.805、0.854、0.721、0.813、0.734。二是采用吕兆华等(2012)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3],该量表包括以下五个维度: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Cronbach忆a系数分别为0.845、0.823、0.856、0.811、0.794、0.846。该量表已证实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3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2研究结果2.1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基本状况本调查

7、研究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的差异进行了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三个维度上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坚韧性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2.2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为检验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否因人口统计学变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及差异是否显著。选取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有:性别、家庭所在地(城市、县镇和农村)、年级、专业类别、学生干部经历。2.2.1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的差异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

8、生在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二学生的心理资本最高,大一学生的心理资本最低。贫困学生的心理资本在四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高,大一学生在希望、乐观维度上得分最高,大三学生的坚韧性得分最高,具体见表2。2.2.2不同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的差异比较以学科类别为自变量,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因子的均值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在自我效能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