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

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

ID:11709679

大小:145.00 KB

页数:106页

时间:2018-07-13

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_第1页
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_第2页
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_第3页
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_第4页
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姓名:麦峻婷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内科学(病毒性肝炎)指导教师:江元森20060605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应用总胆红素反弹率评价人工肝疗效及预后相关分析专业:内科学病毒性肝炎硕士生:麦峻婷指导教师:江元森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中文摘要重型肝炎内科综合治疗病死率高达60%~80%,目前仍是国内外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虽然肝移植是一个公认的治疗手段,但是供肝有限、手术难度大、手术及术后药物费用昂贵,也促

2、使人们去寻求替代解决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因其可以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功能、清除体内病理成份、改善内环境,为内科治疗和肝移植赢得时问,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成为近年来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手段。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肝脏合成、代谢、解毒等诸多基本功能丧失,体内积聚着大量有毒物质,如氨、硫醇、短链脂肪酸、酚、假性神经递质、芳香氨基酸、胆红素、胆汁酸、内毒素、细胞因子等,不同分子量的毒素在体内分布不同,大分子毒素主要存在于

3、血管内,中小分子毒素通过毛细血管壁渗漏到血管外并在血管内外保持动态平衡。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可以清除患者体内中分子量以上有毒物质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减轻了肝内炎症,与此同时,作为置换的新鲜冰冻同型血浆补充了血浆蛋白、凝血因子、调理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较中文摘要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好的替代了肝脏某些功能,有利于肝细胞再生和修复。但血浆置换的清除对象主要针对大量分布在血管内的大分子代谢毒物,且随着血管内的相对分子量减少,其对血管的通透性呈对数性增强,大量中、小分子的物质可逸出血管外,短时间的血浆置换对该类物质去

4、除效果不理想。另外,单独应用血浆置换可出现如高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体内胶体渗透压的骤然下降等副作用,从而加重肝性脑病患者的意识障碍。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通过透析、超滤机制可有效调整体内水电解质的状况,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清除肝衰竭时中小分子代谢毒物,但CHDF不能补充凝血物质、改善凝血障碍。鉴于血浆置换、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差异,本课题拟对不同方法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和各临床指标进行研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血浆置换PE和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CHDF联

5、合方法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为临床应用人工肝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衰竭患者145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血浆置换治疗PE为A组59例,血浆置换联合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治疗PE+CHDF为B组86例,肝衰竭诊断符合2005年肝衰竭的诊治指南。其中A组59例中重叠戊型肝炎3例,丁型肝炎1例。B组86例中重叠甲型肝炎2例,戊型肝炎5例,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分期、并发症等方面可比性见表1。ll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表1两组病例年龄、性别

6、、分期及并发症情况2.研究方法进入研究的病例接受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本相同,A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浆置换PE治疗,B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PE联合CHDF治疗。所有病人入院后常规检测血生化、肝炎病毒分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和腹部B超等。每次人工肝治疗前当日晨空腹后次日晨空腹抽血检测生化全套、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分析术后总胆红素的清除率和反弹情况,B组同时观察术前后K、Na、Cr变化,总胆红素清除率Ctb【术前总胆红素后第二次检查总胆红素TB2.术后首次检查总胆红素TBl1/TBl,术后第二次检查与首次检查

7、时间间隔亦为分析因素。鉴于部分病人曾先后行多次人工肝治疗,本次研究只采用首次人工肝术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至出院时的病情转归,预后分为两个等级:有效组包括治愈出院、好转出院无效组包括过渡到接受肝移植、自动出院、死亡。对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回归分析、总胆红素反弹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过程使用SPSSl0.0版统计软件包。结果1.A组患者临床症状于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乏力、纳差减轻,腹胀有IU中文摘要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缓解.精神好转,其中肝性脑病14例,治疗后神志

8、转清、昏迷程度好转9例,清醒率9/14例64.2%。B组患者治疗后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腹胀减轻,其中肝性脑病35例,治疗后神志转清、昏迷程度好转29例,清醒率29/3582.9%,9例肝肾综合征,经治疗后6例肾功能恢复正常。2.首次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反弹率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