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01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ID:11744270

大小:75.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3

2001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2001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2001年经济法学研究概况在2001年度,经过经济法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年度召开的有影响力的经济法学术会议主要有:5月21日~23日,“遗产税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德国汉高技术公司联合举办的,包括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内的2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6月28日~2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由中国税法学研究会和法国巴黎一大联合举办的“中法中小企业税收问题国际研讨会”;7月11日~13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海峡两岸经济法学术研讨会”;接着于13~14日在山西

2、太原召开了“第二届经济法前沿理论研讨会”,主要就宏观调控的几份民间立法草案进行了讨论;8月19日~23日,在长春召开了“企业破产与重整法国际研讨会”,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财政部、有关高校、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在内的法学、经济学研究人员以及实务部门的人士,就中国破产法草案进行了探讨;9月13日~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人大法学院和台湾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证券与市场竞争法研讨会”;11月2日~3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研讨会”;11月10日~12日,在厦门召开了第九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本年度出版的经济法学教材主要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21世

3、纪法学系列教材《税法原理》(第2版)(张守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企业和公司法》(史际春、温烨、邓峰著)。本年度出版的经济法学文集主要有:李昌麒主编的《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和前瞻——2000年全国经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精选》(法律出版社);史际春、邓峰主编的《经济法学评论》(第2卷)(中国法制出版社);杨紫烜主编的《经济法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漆多俊主编的《经济法论丛》(第4卷)(中国方正出版社);徐杰主编的《经济法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公司法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经济法文集)(法律出版社)。本年度出版的主要译著有:[美]R.W.汉密尔顿著

4、,刘俊海、徐海燕译《公司法》(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加拿大]布赖恩·R·柴芬斯著,林华伟、魏旻译的《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法律出版社);沃尔特·J·萨蒙等著的《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公司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左羽译《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法律出版社)。本年度出版的经济法学著(译)作还有:邵建东著《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源扩、王先林等著的《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经济法学专题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王为农著《企业集中规制基本法理——美国、日本及欧盟反垄断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刘连煜著《公司法理与公司社会责任》

5、(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曾世雄著《企业设计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毛亚敏著《公司法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李金泽著《公司法律冲突研究》(法律出版社);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之基石》(法律出版社);陈丽洁著《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亨利·汉斯曼著、于静译《企业所有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王先林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孔祥俊著《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和《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王晓晔著《欧共体竞争法》(中国法制出版社);季晓南著《中国反垄断法研究》(反垄断法研究系列丛书)(

6、人民法院出版社);韩龙著《离岸金融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美]威廉·罗维特著《银行及金融机构法》(第4版)(法律出版社)等。二、经济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一)关于经济法总论1.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有学者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迄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和西方国家对‘政府失败’的深刻反省,经济法正在形成一对新的矛盾性格:既要规制‘市场失灵’,又要匡正‘政府失败’。(注:参见孙晋:《论经济法基本性格的二重性》,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另有学者对市场体制下的经济法与计划体制下的经济法、应然的经济法与实然的经济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失灵并不必然产

7、生经济法,但是运用经济法克服市场失灵,拥有国家强制力优势和“远视”优势。(注:参见应飞虎:《市场失灵与经济法》,载《法学》2001年第6期。)2.关于经济法的本质一些学者继续以“干预”来界定经济法的本质。有学者提出了均衡干预、有效干预、被干预者干预干预者,以避免过度干预,并对均衡干预作了较详细的探讨。(注:参见应飞虎:《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一种经济法的认知模式》,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还有的学者针对“适度干预”原则提出了“谨慎干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