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

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

ID:11755628

大小:4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1页
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2页
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3页
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4页
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教学的行动研究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荷城中学郭飞一、发现问题---我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二次函数应用中“涵洞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中考中所占比例很大。也是各地中考重点和热门考查的知识点之一。如2008佛山升中数学24题(10分);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明区九年级数学统考21题(8分)。占分多,难度大。由于二次函数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求代数式的值、待定系数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能力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同学们初学

2、时,普遍感到有很大困难。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二次函数相关问题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解析式是深入探讨相关问题的基础,从而使“涵洞问题”计算类型的题目成为得分难点之一。今年我又上初三,教到19页的问题2时(如下图)我就小心翼翼,因为这不仅是“涵洞问题”的预备知识,而且是它的重点知识,同时又是它的难点知识,再加上又是它的入门知识(“涵洞问题”3步骤的第1步:建立适当坐标系,以确定解析式的类型)。我强烈要求我的学生谨慎对待求解析式。因为我教得倍加小心,学生也没有让我失望。第二堂课又学了20页的下面的两个例题:9这两个例题和19页的问题2

3、有所不同,题目已经建立坐标系。还有就是例6用的是比较方便的顶点式:。例7用的是三点式:y=ax2+bx+c课堂上做了21页的练习1:课后做了22页的4题、5题作业:检查发现:除1题(3)、4题(3)、5题外其他题85%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不能顺利完成的学生都是因为解方程不过关。1题(3)、4题(3)、5题只有40%的学生能用三点式求出解析式,5题(2)只有2%的学生能完成,98%的学生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M点正上方的抛物线上的点的纵坐标值,或者知道是M点正上方的抛物线上的点的纵坐标值,但不会把M点横坐标代

4、入解析式去求纵坐标值。下节课就要真刀真枪学习24页问题2“涵洞问题”了,我在担心我的学生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教材的作者的匠心独运:在真正学习24页问题2“涵洞问题”之前,先把“涵洞问题”最重要、最难的一步求解析式9分散学习,体现了难点分散。又把一道真正“涵洞问题”5题先放出来,让同学们见识,对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担心98%的学生不能完成5题(2),下节课学习24页问题2“涵洞问题”和后面更难的练习、习题(投球、过车)岂不是困难重重?受了作者的启发,我觉得在5题和24页问题2之间插入一道例题、一道练习题,多上一堂课,来个承上启下

5、,效果应该会好。苦思良久,我把5题略作改动变成了了下面的内容,例题:练习:我设计这两道题的意图是:训练学生把坐标原点定在涵洞抛物线的顶点下方,解析式的类型是y=ax2+b。还有就是求特定点的坐标值(例题是横,练习是纵)。检查练习发现:只有60%的学生能求出解析式,(2)题只有5%的学生能完成。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很严重。我初中教龄16年,几次循环到后来连续几年教毕业班。每次教到二次函数应用“涵洞问题”这部分内容时都感觉十分头疼:教这边反反复复讲解,学那边辛辛苦苦练习;讲,已是费尽口舌,练,到了十指麻木。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的掌握,

6、甚至无从下手,理不清头绪。学生对“涵洞问题”类题目的解题能力9不高,就象一块大石头,多年来一直压我心上。从三次小测发现:这届学生还是和往届一样,“涵洞问题”类题目的解题能力不高。鉴于此,我改变了做法。将行动研究用于二次函数应用“涵洞问题”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我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调查。下面是调查情况记载:我所执教的班是九年级两个班九(3)、九(4),都是平衡班,接手别人的班。他们的基础很差,而且学习不是很勤奋,学习气氛不浓,他们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纪律较差。九(3)班,由于他们换了一

7、个新的班主任,班风变好,他们想学好数学,但不知道怎么学。特别是学到二次函数应用这部分时,感觉特别吃力。学生的压力非常大。据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是对题目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弄不懂,甚至一点都读不懂题目,不明白题目的要求,另外就是对获得的信息不知如何运用。面对二次函数应用“涵洞问题”计算类题目,从我回收到的学生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到,其中充斥了较多的负面心理影响,诸如恐惧、焦虑、担心、忐忑等,他们认为二次函数应用计算内容太复杂,所以缺乏信心,因此,怎样从认知的过程摸索、总结出有效的解题方法,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即为当务之急,心理因素

8、成为课题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了问题,进一步就该考虑解决措施。按“行动研究”法,这里需要做出计划,计划的制定既要包括行动的总体计划,又要包括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尤其是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的方案。二、计划——我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调查,明确了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