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ID:11776082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3

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居民消费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本文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收入水平、子女教育状况、家庭人口规模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户主工作单位性质、受教育水平也影响消费意愿,由于居民消费观念保守,信用卡对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关键词]排序选择模型;居民消费;影响因素一、引言和文献综述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改革开放,实行出口导向的

2、政策,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出口推动,这种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只有走国内消费需求主导型的增长道路,依赖于最终消费需求的提高才能健康、有效、稳定地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一直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许多经济学家将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视作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研究过程中,以居民的消费倾向作为联系收入问题与消费需求的纽带,通过分析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或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解释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袁志刚、朱国林(2002)[1]�概述了凯恩斯

3、消费理论下收入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生命周期假说的不同情况,论述了消费理论的发展对生命周期理论的冲击。李军(2003)[2]�从理论上探讨了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定量关系,证明了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消费需求水平的提高,但认为收入差距尚不是构成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提高总量收入水平与缩小收入差距并举,才是解决消费不足的关键。苏良军、何一峰(2006)[3]�采用泛函系数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消费函数,认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结论。吴晓明、吴栋(2007)[4]�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运用我国1985―2004年

4、城镇居民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减小,从而影响到总消费水平。杨汝岱、朱诗娥(2007)[5]�12从理论上证明了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条件下,更均等的收入分配并不一定能扩大总消费需求,但在收入分配呈正态分布且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呈倒“U”型关系的条件下,更公平的收入分配能扩大总消费需求,并且进一步利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进行的城乡家庭与个人调查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

5、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两大目标。段先盛(2009)[6]�将总平均消费倾向作为衡量消费需求的指标,构建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数学模型,严格证明了如果收入效应下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等级的上升而递减,则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地位,抑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地位,将会提高总体平均消费倾向,通过进一步对1995―2006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分析发现,阶层间的收入分配恶化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提高。但是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许多研究认为以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我国的消费问题。需要在传统消费函数理论的框架内,将中国的制度性特点加以考虑,进而

6、对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进行解释。龙志和、周浩明(2000)、[7]�罗楚亮(2004)[8]�在预防性储蓄框架内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他们的研究结论都显示我国居民存在着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体制转型过程中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的增加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并成为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Modigliani和Cao[9](145-170)�12使用1953―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他们的研究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人口结构和赡养比率对我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都有明显的影响。本文以对湖南长沙市随机抽取的5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为

7、基础,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将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等作为主要因素,以居民消费意愿作为联系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需求的纽带,并进一步考虑了户主职业、家庭人口数、户主学历、子女教育状况、信用卡使用状况、家庭储蓄状况等因素,验证了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长沙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下降,并且研究了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文章内容除引言部分外,共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为研究方法和变量,第三部分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部分政策建议。二、研究方法及变量选取(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主要实证分析方法为排序选择模型方法。排序选择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