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顺庆:再说“失语症”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

ID:11777022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_第1页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_第2页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_第3页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_第4页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曹顺庆:再说“失语症”[作者:河大文学院点击数:903更新:2009-10-1]自我于1995年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话题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学者指出:“三年前,曹顺庆先生提出文学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失语症’。同一时期,他又提出医治此种‘失语症’的办法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途径,主要是借助于古文论的‘话语转换’。对文学理论界来说,这个问题的提出确实反映了面对现状寻求出路的一个很好的愿望。因它接触到当前文学理论界的要害,因此引起了热烈的响应,一时间

2、成了热门话题。学者们纷纷提出利用古文论以建立我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各种可能性。”(见《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罗宗强《古文论研究杂识》一文)还有人甚至说:“斯论一出,顿时激起轩然大波,学者们或支持或反对,或深入追思,或另辟思想阵地,成为世纪来文坛最抢眼的一道景观。”(见《江淮论坛》2001年3期程勇《对九十年代古代文论研究反思的检视》)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话题不仅反响强烈,而且经久不息,历时竟达十年之久,至今仍论战不休。最近,又有两篇直接针对我所提出的“失语症”而商榷的重要论文。一篇是《文学评论》20

3、05年第二期蒋寅教授的论文《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另一篇是《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陶东风教授的论文《关于中国文化“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蒋寅与陶东风都是学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对“失语症”的“反思”与“再思考”是颇有代表性的。既然学界对“失语症”话题仍然兴趣不减,而张节末兄又建议我在这组论文中写“失语症”问题。我只好打破我对此问题基本不回应的习惯,将十年前的旧话重提,再说失语症。十年来,关于“失语症”问题的讨论的文章颇多,但有不少人对我所说的“失语症”多有误解和不得要领之处,所以

4、讨论与商榷时难免指东打西,方枘圆凿,甚至南辕北辙,愈鹜愈远。因此,我在这里着重解释一些误解和不得要领之处,由于篇幅限制,只能点到为止,无法一一展开,不尽之意,尚待来日。对“失语症”的一个不得要领之处是将有没有“失语”理解为会不会外语、有没有学问的问题。持此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是蒋寅教授。蒋寅指出:“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学者,出国讲学能用他国语言讲另一国家的文学,钱钟书先生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说他决不会‘失语’。这么说来,所谓‘失语’就绝不是什么有没有自己的话语,用不用西方话语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学问,能不能提出

5、新理论、产生新知识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失语’就是‘失学’,失文学,失中国文学,失所有的文学。什么时候,真正的文学研究专家多了,举世钦佩的学者多了,中国学术界就不‘失语’了。”蒋寅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将会不会“失语”看成一个外语水平高不高的问题,其二是将会不会“失语”看成有没有学问,学术功底好不好的问题。用蒋寅的话来说,“失语”就是“不学无术”。显然,蒋寅这一看法完全不得要领。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失语的人肯定是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人,但却不能说外语好就不失语。能用外语讲中国的文学就不失语。也不能说,

6、有学问,学术功底好就不失语。关于“失语”与学问或曰学术功底问题,我一开始提“失语症”时就已指出来了,例如在1996年发表于《文艺争鸣》的《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一文中我明确指出,“失语”与学术水平的高低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原文如下:其二是一些学者,甚至一些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研究专家,也不可思议地出现解读的困难,其情形是非常严重的!这种解读能力的低下,并非意味着古代文学与文论专家水平不高,而是所操文论话语不同所致。例如,当古典文学专家们用西方文论话语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学和文论时,就不可避免地碰到了难以理解的问题

7、,产生了难于解读的现象。我在该文中还举了若干著名学者因用西式话语硬套“风骨”而出现的“失语”现象:中国现当代学者,基本上操的是西方文论话语,建国后主要操的是俄苏文论话语,这套话语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差别甚大,其话语规则,有时大相庭径。用这套与中国话语差别甚大的文论话语来解读阐释中国古代文论,当然就会出现误读和曲解。于是乎,当中国学者用“内容-形式”来剖析《文心雕龙》“风骨”之时,就难免群言淆乱,互相矛盾,漏洞百出。兹略举几个互相矛盾之例,舒直认为“风”是形式,“骨”是内容。(舒直《略谈刘勰的风骨论》,载《光明

8、日报》1959年8月16日)陈友琴则完全相反,主张“风”是内容,“骨”是形式。(陈友琴《什么是诗的风骨》载《语文学习》1958年第3期),黄海章却认为,“骨”既包括了内容的充实,又包含了形式的严整。(《论刘勰的文学主张》,《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3期),这些互相矛盾、漏洞百出的观点,竟然都出自古文论研究专家之手,似乎不能不使人吃惊,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只要我们从话语规则的角度细思之,详察之,便会恍然大悟: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