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

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

ID:1179145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_第1页
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_第2页
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_第3页
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_第4页
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针对作业的一点想法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对于学生作业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作业的概念被狭隘化,似乎只有做在作业本上,必须交给老师批改的才叫做作业。于是真正体现政治学科特点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政治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的观察、思考、分析往往不被学生和老师认为是作业。使政治的学习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变成机械的过程,失去了政治学科教学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二是作业的主体错位。作业的选择权应该属于学生,一本习题集按照教材的进度已经编排好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按照教学进度和自己的时间进行主动选择和安排的。但是往往被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仔细安排给学生,学生完全进

2、入被动接受老师布置安排的境地。于是老师布置作业后,学生往往就问:交不交啊。其潜台词实际上是做不做。导致许多学生往往仅仅为完成作业而作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丧失了,老师自己也沉于繁重的检查批改过程中使教与学变成了枯燥单调的任务,无法体验和感受教与学的乐趣。现在教学辅导类书籍很多,大多数学校都是给学生订一种或者几种这种书籍,作业一般也都在上面了。我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给学生统一买一种习题类的书。许多学科的老师为了防止学生偷懒,照抄答案,于是就把书后面的答案统一删掉,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或自习课统一评讲。我不赞成这种方法。这

3、样做有几个问题:一是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是缺乏对学生的信任,一个老师和学生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这样的教学即使成绩上去了,对学生未来的一生成长的负面效应也是很大的。三是反而强化了不自觉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这个方面,想方设法去寻找答案抄袭。要知道,既然这本书是从书店购买的,肯定不会只有你们学校有,学生很容易找到,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还是有机会抄袭答案的。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提出,认为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促进学习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

4、他强调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必须尊重的独特个体;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强调学生参与教育的决策过程,允许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自由;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要做学习的促进者。老师都是把练习书籍直接发给学生,书后面几乎都有习题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心地交给学生。课堂上老师全心全意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作业完全留给学生自己去安排。最好不布置今天该做哪里,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学程度,自己安排自己的作业。老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会告诉学生作业的具体方法。自己先做,然后自己核对答案,有

5、问题的地方先自己思考,不能解决就和同学讨论,还是不能解决才问老师。注重要求学生主动问题。如果学生不问,就是老师的观点已经完全学懂了。学生从中感到的是老师对他充分的信任。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我们大家在被信任时,会开心,同时增加责任感,学生也是如此的)。其实,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有自觉性的。当然也会有学生不习惯于问题,不习惯问题的同学,如果没有问题,别的同学问的时候,你可以走过去听。特别是有同学问老师题的时候,你走过去,仔细聆听,说不定这个问题也是你没有思考到的呢。(近期初三的学生在物理学习时,其中米、微米、纳米的换算往往算不准确,实

6、际就是10³,不知是几个零,当然是更多次的。)对于不善于问题的学生,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只要有学生问题,立即就会有一大堆学生围在老师周围,在其他同学问题和老师解决的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同学常常也会受到启发,在这种氛围下,他也可能提出很有意义的问题。这是最美丽的学习风景线。一起学习时,不主张一味的要求安静,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进入学习状态。安静的时候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学习状态。允许学生讨论,如果有问题同学之间不能解决,老师没有来辅导的时候,可以直接走出教室,去办公室向老师请教。可能我们大家会觉得难免有学生会趁机谈话,或者擅自出教室,影响学习纪

7、律。有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该相信学生的自觉性,这个习惯的养成肯定需要付出代价的,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何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呢?但是从长远看,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这种现象,让他们在比较中总结和反思所得所失,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在这种的总结中不断进步的。对于网校布置作业的时间,给予学生相当的自由度,允许他们在一定周期内完成就可以了。由于初三阶段学科增多,每天的作业多少参差不齐,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恰当合理安排,应该把这个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其实一本习题集上面往往题目

8、比较多,是不是必须全部都仔细完成呢?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在学生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己进行选择,比如只做1、3、5单题号或者2、4、6双题号,即两选一,甚至三选一都可以。如果非要一致要求,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应付,而不用心去做,有时候,学生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