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

ID:11806839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闵芳辉(安徽省枞阳县土地规划利用事务所,安徽枞阳246701))  [摘要]:土地流转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村发展是农地流转的基本保障,土地流转与农村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双赢。本文总结了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讨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效果,剖析了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缺乏有效监管、合同不规范、缺乏好的产业支撑等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就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破除农民的“恋土情结”,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平台、创新土地流

2、转形式,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键词]:农村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政策1、研究方法1.1、文献分析法。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库,如CNKI、万方、维普、方正电子图书馆等等,以及大量书籍,查阅国内外与土地流转相关的研究文献。在一般性文献资料中,甄别和筛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的资料分析找到课题的理论支持。1.2、调查分析法。在安徽省肥西县开展了一次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较小规模调查。包括现场实地调查、信息搜集及事后简单的数据处理,并获得简要的调查分析报告。2、肥西县土地

3、流转基本情况截止到2010年,肥西县现有14个乡镇、两个开发区,总人口89.3万,其中农业人口77万人,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5万亩。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比较低下。2005年起,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调研活动,先后完成了三河镇木兰村土地流转合作社村级层面的试点和丰乐镇土地流转中心乡镇层面试点,并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推开,逐步形成了土地流转的肥西模式。  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已

4、达22.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4.5%,其中三河、丰乐占37%,柿树占22.2%,山南占12.5%。流转形式有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和入股等。通过土地流转,全县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企业、大户已达560多家,集中连片经营面积已达8.8万亩;农民因土地流转外出务工就达10万人以上,年人均增收约3000元。  调查发现,肥西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一是自发流转的多,规范流转的少。二是零星流转的多,定向流转到大户的少。三是短期流转的多,长期流转的少。此外,流转形式趋于多样化,流转对象趋于多元化

5、,流转价格趋于市场化。  3、农村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  土地流转可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规模效益。通过大户经营、专业生产、批量采购,壮大了肥西苗木花卉、菜瓜果、水产等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如:上派镇一些苗木大户采取租赁和转包的方式转入土地,发展花卉苗木,目前达到1.5万多亩;三河镇西湖等村800多亩的易涝田出租给外地养殖大户,发展综合水产养殖,增收效果明显;丰乐镇积极为农民和流转大户搭建供求平台,规范管理

6、和服务,把农村土地流转和产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流转后的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适用于机械耕作,既方便管理,又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现代农业种植和规模养殖经营。3.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部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事较高收入的二、三产业,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同时,土地流转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粮油、大棚蔬菜、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花卉苗木、特色果业、生态观光农业

7、为主的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土地转出后,打消了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后顾之忧,改变了“亦工亦农”的现象,劳动力得到彻底解放,可以外出从事收入更高的工作。3.3、促进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种养大户连片规模经营,有利于土壤改良、优良品种选用和其它新技术的应用,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管理及销售等需求,激发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诞生。目前,在肥西农村涌现出各类中介组织、劳务服务队、农机服务队、运输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近200个,直接从业人员2000多人。这些组织在农业生产、加工、

8、销售等各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促进了产业分工,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3.4、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一些流转合同时间较长的大户为改善生产条件,在水利设施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使一些中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如严店乡周邦青,承包土地1000多亩,投入1.5万元修路架桥。该乡农机大户严德敏,从丰乐镇租赁近100亩荒岗地,利用自己的农机优势,推平整理,修建了机耕路和水渠,明显改善了耕作条件。 4、土地流转的必然趋势 4.1、流转客体物权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