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

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

ID:11845074

大小:7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4

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_第1页
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_第2页
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_第3页
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_第4页
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第12册教案(人音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   青春放歌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拉起手》。(二)欣赏《行星组曲》活动与练习: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一、教学目标:(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二)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三)认识常用变化音记号,学唱好《拉起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四)通过学唱一首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二、教学重点

2、:三连音。三、教学难点:变化音记号。四、教具:录音带五、课时:2.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拉起手》(二)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拍练习。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音节奏。3.力度记号。4.复习音名二、教学重点:三连音。三、教学过程:(一)听辩节拍(二)欣赏《行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2)说一说那一首是三拍子、那一首是二拍子?(三)学唱一首青春的歌曲《拉起手》。1.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2.听老师弹奏,感受并听辩:(1)弱起小节。                   

3、      (2)三连音。143.导入新课:(1)节奏听辩:①XX

4、X.X XX

5、X X  XX

6、X.X‖               ②0X 

7、X.XXX  

8、X X 0 X

9、X.XX ‖(2)读、拍、唱、上述节奏。(3)复习三连音:X X X①唱一唱《国歌》,感受三连音的唱法。②复习并拍打三连音。(4)听琴弹奏感受歌曲的弱起小节。(5)听琴学唱谱,注意三连音的唱法。(6)听录音范唱,提醒学生歌曲难点。(7)学习歌词,体会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8)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9)介绍李存的生平及作品。(10)复

10、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四)堂上练习:1.复习切分音的种类。2.按强弱规律排列力度记号。3.音名知识,结合电子琴课进行。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歌曲《拉起手》。(二)活动与练习:1.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的旋律。2.听辩变化音。(三)常用变化音知识。 二、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略)(二)听辩变化音。(练一练④)(三)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1.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2.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3.还原记号—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11、。4.书写方式。(四)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练习曲。(练一练①②)1.学唱《拉起手》2.复习《国歌》3.14欣赏新歌《飞来地花瓣》(设问:情绪、感受)   (1)听录音范唱,感受变化音的音响效果。   (2)学习带声记号的乐句。   (3)学习曲谱,跟琴进行。   (4)学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5)歌曲处理。   (6)跟录音伴奏演唱。第二课 亚洲弦歌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

12、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三)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能够在3首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歌曲中辨出其中1首亚洲风格特点的歌曲。  (四)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听赏《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二)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三)知道

13、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三、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四、教学过程(一)听辩音程与和弦:1.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2.听辩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3.要求:听辩和声的色彩。(二)听赏《摇篮曲》。141.欣赏录音范唱一次,感受歌曲的情绪。2.听弹奏看歌词,了解作品内容。3.复听并找出歌曲中的变化音,体会变化音的作用。4.感受带X X.X X―

14、节奏的旋律效果,出现了多少次?             5.找出相同旋律与不同旋律,感受音乐中的重复与变化。(三)听唱歌曲,熟悉旋律。(四

15、)与《运动会开幕曲》比较,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拍子:变换拍子。2.节奏:先短后长。3.旋律的走向:下行。4.速度:稍慢。5.小结:音乐要素对歌曲表现的作用。6.谈谈欣赏后的感受。(五)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奏:按课本要求进行。2.辨别乐器,说出属于哪个乐器组,并把答案写在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