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2012高一历史教师用书1.1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

素材:2012高一历史教师用书1.1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

ID:11846329

大小:87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4

素材:2012高一历史教师用书1.1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素材:2012高一历史教师用书1.1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本课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建议教师利用引言中神农氏的传说和农作物的遗存,引发学生兴趣

2、,导入本课学习。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教材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教学建议:利用【历史纵横】中的材料以及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3、,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设计探究性问题,突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早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教材分别从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三个方面介绍了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精耕细作下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状况。铁犁牛耕的发展,重点在农具即耕犁的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农具和牛耕);两汉时期是改进和进一步推广阶段(耦犁和犁壁),隋唐时期是完善阶段(曲辕犁和犁评)。耕作技术的进步,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一、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二、耕作技术(耕耙耱

4、技术、耕耙技术);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水利灌溉,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二、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教学建议:教师以讲述为主,配以图片加以说明。最好能够运用模型教具或视频资料进行直观演示,产生感性认识,以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来加深记忆。第三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材讲述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小农

5、经济的形成,即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过程。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教材介绍又较为简单,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土地所有制的具体情况又没有具体交代,因而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建议教师采用讲述法补充一些相关内容,把这一问题讲清楚。再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但补充的内容要注意适度,而且要紧紧围绕着相关的主题。(1)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

6、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在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但这种耕作方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小农经济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铁犁牛耕技术也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

7、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小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

8、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对比商周时期的劳动者,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营规模很小。一方面,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封建的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