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

ID:11850380

大小:143.00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7-14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以竖式计算为主,先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情况,然后是乘数末尾有0的特殊情况。在“想想做做”里还安排了口算,包括几百乘几十(如700×80)、比较容易的几十乘几百几十或两位数乘几百(如30×310、23×300)等。结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编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计算过程进行逆向思考。在练习中编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在计算中作出判断与调整,对学生有挑战性。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是怎样计算乘法的。1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计算内容。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

2、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方面表现在掌握了算法,能正确地计算,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能运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数目更大、过程更复杂的计算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认识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是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基本思路。(1)例题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只是其中的一个乘数从两位数变成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完全可以从两位数乘两位数迁移过来。第1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的编写有四个特点:一是在写出竖式以后,让学生独立计算,不作任何提示或指点;二是计算

3、以后要组织交流。交流的内容是计算时的思考,通过交流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三是在练习中带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让旧知识在新的计算情境中得到应用;四是“想想做做”第6题里有四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还有两道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练习,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2)整理学过的乘法口算,更好地把握计算要领。“想想做做”第5题是口算题,有几十乘几十和几百乘几、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与相应的两位数乘几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这些口算是三年级陆续教学的。教材把这些口算汇集起来,并以题组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体会同组口算题在思考时的相同处、算法上的联系点,从而在整体上

4、掌握乘法口算。如,通过21×4、21×40、210×4这组题的计算和比较,体会后两题都要先想21×4。又如,60×9、600×8、60×50这组题都先用6的乘法口诀算,再在得数后面添0。学生具有了这些体会,就为后面教学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作了准备。2逐步加深对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体验,培养计算技能。乘数末尾有0是乘法的特殊情况,既可以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步骤计算,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适当个数的0。让学生掌握后一种算法,有助于算得对、算得快,教材第4~6页教学这个内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有三种情况:第一个乘数(即乘号前的乘数)末尾有0、第二个

5、乘数末尾有0、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其中前两种情况已经在三年级教学过,第三种情况在本单元教学。(1)温习旧知,初步体验。第4页例题在列出算式850×15以后问学生“用竖式怎样算”,并要求学生先试一试,再和同学交流。学生间的算法是多样的,通过交流,感受用后一种竖式计算比较简便。(2)创设情境,促进认知扩展。“试一试”850×20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0,这种题的简便竖式以前没有教过,是这段内容的重点。由于首次教学,教材里写出了竖式,让学生思考“170的后面应该添上几个0”。教学这道题要注意三点:一是引导学生研究教材里已经写出的竖式,两个乘数的位置是怎样安排的?“170”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写在这个位置

6、?从中体会用简便方法笔算的写法和算法。二是让学生在竖式上添0以后讨论为什么添两个0。在这里不是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演绎推理,学生还不具备这些数学知识。只是通过合情推理:850的末尾有1个0,20的末尾有1个0,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170”的后面也添2个0。三是组织学生完整地说一说用简便方法笔算850×20的写法、计算步骤和注意点。教材考虑到学生初学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会有些困难,在“想想做做”里作了适当的安排。第1题在列出的竖式上计算,着重解决先算什么和得数末尾添几个0的问题。第2题才让学生写竖式,着重解决写法问题。这样安排的意图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既突出重点,又分散难点。(3)

7、不断地体会,深入地理解。“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同组三道题的计算和比较,体会在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都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得数末尾添上适当个数的0,从而形成具有概括性的认识。第5题通过后四栏与第一栏的比较,体会积随着乘数的变化而变化,渗透了函数思想以及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直觉感受,进一步巩固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8题比较乘数中间的0与末尾的0,进一步明确计算时“0”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第10题从已经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