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

ID:11863520

大小:21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4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十二单元第28讲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8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 1.宋明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标]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程朱理学1.背景(1)______________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____的政策,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内容(1)二程的思想①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②提

2、出“____________”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2)朱熹的思想①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__________________”。②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意义(1)程朱理学适应了____________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2)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二、陆王心学1.

3、陆九渊把“___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____________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宣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提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学说。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____________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易混易错 从体验方法上看,程朱理学是“格物致知”;阳明心学是克服私欲、恢复良知。从哲学思想上看,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阳明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历史条件(1)政

4、治:君主专制的强化,____________趋于衰落。(2)经济:____________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思想:__________空谈义理,八股取士,限制了思想自由;西学东渐的局面出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李贽的进步思想(1)挑战____________以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批判__________的虚伪。(3)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3.三大进步思想家(1)相同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黄宗羲: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

5、度是“_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3)顾炎武:形成了____________的思想;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________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具有朴素的__________思想。史论要旨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而且具有向近代转变的意味。   魏晋至宋儒学的发展状况1.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

6、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家精华,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主题1 理学的形成朝代人物主张影响理学的形成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理”,提出“格物致知”南宋

7、以后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南宋朱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天理在现实社会表现为“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题2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史料 有人问程颐:寡妇家责、无依无靠,是否可以改嫁?他回答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朱熹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又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三纲五常,终变不得,君臣依旧是君臣,父子依旧是父子”。从史料可获取到的主要信息有:程颐把天理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