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

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

ID:1186974

大小:4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8

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_第1页
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_第2页
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_第3页
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_第4页
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6)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章栩鸿  吴明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隔代家庭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关于隔代家庭教育讨论研究也越来越多。由于年轻的父母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长期在外务工或忙于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孩子,抚养及教育孩子的重担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祖辈们的肩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隔代家庭教育,家长们、社会各界对祖辈们教育孩子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甚至会不认同他们的教育经。祖辈们到底是帮子女解决了大麻烦,还是制造了更多的麻烦,究竟该如何看待隔代家庭教育?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隔代家庭教育扬长避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本文试图从隔代家庭教育相关概念出发,

2、了解并分析研究价值。从祖辈、父辈、学校三个角度肯定了隔代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并从这三个角度主要分析了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些途径,进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挥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作用。关键词:隔代家庭教育 研究 方法一、前言隔代家庭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所谓“隔代家庭教育”是指年轻的父母亲由于外出务工、工作压力等诸多因素无法照顾孩子,将自己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祖辈,这种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的现象称之为隔代家庭教育。在我国,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有相当多孩子是在隔代教育下成长的。隔代家庭教育有利有弊,完成好隔代教育,需要各个环节衔接好,各方面都要配

3、合好,许多因素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道德行为培养、价值取向都存在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隔代家庭教育利弊及解决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些方法进行探讨。二、隔代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隔代家庭教育效果较好的大多是老人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探望频率较高、老人和父母以及学校配合比较好的家庭。隔代家庭6教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由伯父母抚养长大的,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是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的。一般来说祖辈家长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人生阅历比较深厚,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照料和教育孩子身上,可以为年轻的、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提供帮助。不论是从行为习惯还是从思想品德上都可以促进孩子性格的发展,让

4、小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父母在家当担着监护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可以从老人那里学到很多育儿的方法,父母的探望及鼓励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和肯定,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启示和动力。学校扮演着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桥梁角色,特别是在农村,许多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祖辈们因为要干农活,无暇顾及小孩子,沟通较少。这样,他们在教育和感情培养上也更依赖学校的老师。老师对小孩的关注就是对小孩缺少家庭关爱的弥补。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场所,和谐的家庭环境,使他们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耳濡目染,在日常的熏陶中就完成了被教育的任务--自己对长辈怎样,自己对长辈的尊重、孝敬、关爱,

5、小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他长大后,必然也是一个会关爱、能孝敬、懂尊重的人[1]。一、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祖辈在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在隔代家庭教育在中,祖辈是付出最多的,也是争议最多的、关注最多的成员,自然是存在的问题也最多。据材料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教育儿童有关。(1)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自我成长。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实行的“全方位服务”,对孩子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求必应,比如小孩子起床、穿衣、洗脸刷牙、洗澡等一些基本生活技能都帮小孩做完,甚至小孩子在上小学阶段吃饭都还喂着吃。这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导

6、致孩子形成自我、任性、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2)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对孩子子心理发展特点的正确认识,妨碍孩子良好个性形成。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孩子年龄、生理特点,不鼓励孩子在户外尽情奔、跑、跳跃、玩耍。他们怕小孩子出事,怕出事后被小孩子父母说,6就可能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

7、的速度,导致孩子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还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比如小孩子走路要牵着手,寸步不离,小孩跑的快要骂,电视动画片不允许看,经常讲一些可怕的事情给孩子听等。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孩子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孩子的思维,妨碍孩子的个性发展[2],(3)祖辈经常干涉父母对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