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

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

ID:11881492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_第1页
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_第2页
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_第3页
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_第4页
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淡“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法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老师在便用“新课程教学时对引入新课“情境”下足了力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寻找每章节引入新课的情境,有“故事情境”引入新课的,在“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的,有“悬念情境中”引入新课的。这些问题情境的引入的确让学生很快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做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近年来我听了不少青年教师的研讨课对他们用“情境”引入新课感到佩服。但听课后总感到有些“美中不足”,一些教师由于注重用“情境”导入新课而把“课堂小结”(以下简称小

2、结)给忽视了,有些老师虽然有“小结”但也是把该节课的知识简单的重复,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松散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小结”是对每节课知识点的高度概括,对解题思路的反思。有经验的老师用这样的不等式“40+5>45来强调“小结”的重要性,也就是说45分钟一节课用40分钟讲课5分钟小结的课堂教学效益要大于用45分钟讲课的效益要好。因此老师平时教学时经常指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小结”,使学生正确、完整、牢固地掌握概念和基础知识。有的学生往往在学习基础时不求甚解,粗心大意,满足于一知半解,老师讲过的题会做,其他题就

3、不会做,只会依葫芦画瓢,题目有些小的变化就无从下手。荐在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因些老师在“小结”中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辩析、归纳,对概念,基础知识进行重新理解,使学生在“小结”过程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八年级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在用该定理计算时学生往往机械套用表达式“a2+b2=c2而忽略了该表达式中的隐含条件:①三角形是Rt;②a、b分别表示两直角边;C表示斜边。为了让学生牢固确立勾股定理的存在条件在课堂“小结”进设计了如下问题:在ABC中,已知:a=3,b=4,c=?些时,好多

4、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C=5,一些基础好的学生看出问题所在并且说:ABC应是Rt,因为只有在Rt中才会有勾股定理,然后老理又把题目改为:在RtABC中,已知:a=3,b=4,则C=?些时,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C=5(对此答案许多学生表示深信不疑)这时老师问C是斜边吗?只有C为斜边C=5才能正确。通过老师的分析归纳最后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则C=5或。从上例可知如老师在教学时不注重观察和整合本节的知识点,以及对教学后的“小结”学生很难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层的理解。二、“小结”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不少学生在学时不注重数学思想的掌握,对解题缺少分析对例题解题过程和方法没有进行概括和提炼

5、对所学知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因此在解题中造成质不高、效率低。过程混乱、方法不当。为此教师在教学“小结”中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平方根”教学时老师给学生对该节课“小结”的同时给学生出了几道关于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和求值问题。如1、求81的平方根,2、求的值,3、求的值,4、求的平方根。第1题该节课所学和内容学生根据“平方根”与“平方”是互为逆运算,很快得出答案是9,第2题实质是求81的算术平方根,只是式子表达不同老师稍为点拨学生也很得出结果,第3题基实是求81的平方根,学生能解第2题对于

6、第3题学生也正确给出答案是9,对于第4是学生就不知从何处下手,正当学生在认真思考之时,老师用“类比”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观察第1题和第2题的解法思路,能过观察和对求一个数平方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是3。以上几题的练习是老师在进行“小结”时为检查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理解程度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对数学的学习要善于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小结”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AA’B’CC’一堂好课也应该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味,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的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

7、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充分的心理准备,很多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时事物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盼望故事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例如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最后一节课“小结”时,对全等三角形的四种情形现次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引用边,边,边即(SSS)边,角,边即(SAS),角,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