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ID:11884382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_第1页
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_第2页
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_第3页
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_第4页
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历史学科考试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2011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思想品德、历史)考试说明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文科综合升学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文科综合考试要有利于学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2、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还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范围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范围是:①《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法律、国情教育两个模块教学内容;②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历史学科的考试范围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四个板块教学内容。考试要求文科综合的考试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坚持“以能力立意”和“

3、以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命题注意试题素材的正面教育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整合学科知识,以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历史学科考试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学习掌握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历史学科考试依据历史课程目标进行。具体要求有:考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及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考查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理解,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及同一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

4、;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应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等。考查形成历史时空概念的能力;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能力;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史实进行归纳、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阐释的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和想象能力等。考查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阐释历史的学习过程;探究历史问题所运用的基本方法;解决历史问题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等。考查学习历史课程形成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5、。如: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昂扬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的观念、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等。在达到上述考查目标的基础上,作为开卷考试的科目,将进一步加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总之,历史学科对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而非浅层次的识记层次的考查。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开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思想品德45分,历史45分,两学科综合3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结构:试卷分卷I、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考生用答题卡答题;卷Ⅱ为非选择题,考生在试卷上答题。选择

6、题和非选择题的分值比例约为4:6。试题按题型和内容进行排列,同一题型的两个学科的试题均各自相对集中。3.试题难度: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难题约占20%。整套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65左右。历史学科考试内容依据初中历史课标体系要求,以下所列考试内容以学习主题及其包括的知识条目形式呈现。除掌握知识条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外,还应把握各学习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历史学科学习主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或揭示了时代特征,其具体表述也是考试内容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是最基本的能力要

7、求,也即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1.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

8、》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近代化的起步(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