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

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

ID:1201426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_第1页
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_第2页
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_第3页
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_第4页
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茵陈四苓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以护肝、降酶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四苓汤随证加减。4周为1个疗程,共3疗程。随访6~12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56.7%,经统计学检验,P0.05);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15%,对照组为8.3%,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四苓汤加减配合西药保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关键词】茵陈四苓汤;慢性乙型

2、肝炎;疗效作者单位:715500陕西省蒲城县党睦中心卫生院中医科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也容易转为慢性[1]。慢性乙肝是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慢性乙肝治疗方面已经应用多年,已显示出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于本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⑴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联合修订的慢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制定[2]:①血清HBsAg阳性;②血清HBV-DNA阳性;③

3、血清抗HBc-IgM阳性;④肝活组织检查显示慢性肝炎;⑤持续或间歇的ALT/AST水平升高。具有①②③④任何一项指标阳性,且病程超过半年者均可诊断。⑵年龄18~75岁;③受试者知情同意。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7~73岁,平均53.6岁,病程3~21年,平均8.4年。患者均有胃脘胀闷、腹胀、肝区不适、疼痛、乏力、纳差、ALT明显升高,最高达2000U/L。两组病例HBV-DNA均为阳性,HBeAg阳性治疗组25例,对照组29例。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4、),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以护肝、降酶为主,药用维生素C针2.0g,肌苷针0.3g,肝泰乐针0.3g,辅酶A针100U入5%葡萄糖液250ml;还原性谷光甘肽1.2g入5%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共3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四苓汤随证加减。基础方:菌陈30g、茯苓10g、猪苓6g、泽泻10g,连翘15g,板兰根15g,半枝莲15g,山栀6g,大枣4枚,炒内金10g,炒三仙106g。加减:①两肋下疼,加枳壳、丹参;②腹胀:加腹皮、厚朴;③肝脾增大:加炒山甲、炒鳖甲;④大便溏稀:减板兰根、山栀、加炒山药。用法

5、:1剂/d,水煎分2次服。4周为一疗程,共3疗程。随访6~12月。1.3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前后均查乙肝五项和ALT、AST,肝胆B超,并观察腹胀、乏力等症状。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肝区无疼痛,肝无肿大,肝功能正常,乙肝大三阳中e抗原偶有转阴,DNA定量下降,并保持>3个月;有效:主要症状消失,肝区基本无明显不适,肝功能较前值下降50%~90%,乙肝三系DNA定量无变化;无效: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化验等指标基本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等于治愈率加有效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8.2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参与者数量分析所有参加

6、试验的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无数据脱落。2.2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组别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1261378.3对照组13212656.7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56.7%,经统计学检验,P0.05);HBV-DNA6阴转率治疗组为15%(9/60),对照组为8.3%(5/60),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研究资料不少,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笔者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多为湿热邪毒蕴结,肝郁血瘀,病程较久,精气内夺,湿热久羁,易伤阴液,致肝阴亏损,甚则肝肾阴

7、虚;肝郁而脾虚失运,精血来源不足,亦可导致肝脾两虚;如果湿困脾阳则可引起肝阳不振,甚至肝肾阳虚。其病机为湿热邪毒蕴结日久,肝郁血瘀,气血失调,脾肾亏虚,其病变责之于肝、脾、肾为主,治疗必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肝健脾补肾。采用清补兼施的双向性治疗原则。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疫毒蕴结,治疗当以清热利湿解毒为重点,茵陈四苓汤中茵陈蒿为主,取其味苦,性微寒,归肝胆脾胃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同时,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要药,合茯苓、猪苓、泽泻共奏清热利水,化湿解毒之功;连翘,板兰根,半枝莲,山栀四药具有凉血解毒之功用;大枣、鸡内金、炒三仙调理气血,健脾

8、胃助运化以利于吸收,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肝健脾补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