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ID:12036721

大小:20.2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制度。2.范围、相关要求本制度适用于驻地办各部门和全体监理人员及一、二合同段施工现场。2.1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2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驻地办除应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并应立即向公司部门领导报告,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公司主管领导。并按系统逐级上报有关部门。2.3公司主管领导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领导研究采取进

2、一步措施。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2.4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2.5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2.6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生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或者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

3、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或开除;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事故等级生产安全事故分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3.1.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2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

4、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4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制度4.1事故报告级别4.1.1无人员受伤、无(或轻微)财产损失为一级;4.1.2有人员伤亡或有重大财产损失为二级;4.1.3一级事故发生可事后上报,二级事故必须立即上报。4.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当事人、发现者及相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向安全综治办报告,有人员伤亡情况的,拨打急救电话(120、119等)。属于二级事故的,安全综治办应立即向单位领导汇

5、报,并随即赶赴事故发生现场。4.3发生事故所在部门负责人及单位领导接到报告后,属于二级事故的应立即赶赴事故发生现场,组织现场救援及做好其它事项。单位领导接到报告后,一般事故、较大事故2小时内上报省公路局,特别重大事故立即上报。4.4事故现场当事人、发现人及相关人员报告事故内容应包括:4.4.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4.4.2事故的简要经过。4.5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内容应包括:4.5.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4.5.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4.5.3事故的简要经过;4.5.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

6、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5.5已经采取的措施;4.5.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6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4.7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8事故发生后,本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

7、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4.9事故处理应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责任的调查、追究及处理。4.10安全综治办应根据相关要求,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单位各类安全事故,不瞒报、谎报。4.11发生安全事故出现瞒报、谎报者,扣除本人当年安全奖;情节严重的予以行政处分;情节特别重大触犯刑法的追究刑事责任。应急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控制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危害,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驻地办所有部门和全体全体职工。凡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危及全体

8、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财产损失或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均执行本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3定义3.1潜在事故:容易导致事故的风险。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