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

ID:12037109

大小:215.50 KB

页数:143页

时间:2018-07-15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_第1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_第2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_第3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_第4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媒介融合语境下政府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1、相关定义1.1、”产业”概念的界定及分类产业,英文为Industry,它既可以狭义地指代工业,又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具体的产业部门,如工业、农业、服务业,或者更具体的行业部门,如钢铁业、纺织业、食品业、造船业等等。对于”产业”的定义,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一个准确、完善的结论,而对其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对于”产业”的不同分类上。从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研究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产业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产业的分类是研究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产业变化的反映。通过对产业发展的总结,产业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两大部类分

2、类法马克思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时,对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社会总产品进行了剖析,根据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从实物形态上把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第Ⅰ部类是指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部门,主要产品是各种生产工具、设备、原料、材料的生产部门,其产品用于生产型消费;第Ⅱ部类主要是指生产各种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其产品用于个人消费。两大部类的分类方法,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对两大部类产品消耗和补偿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其产业分类法对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关系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2)

3、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费希尔于1935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产业,即所谓的第一产业(PrimaryIndustry)、第二产业(SecondaryIndustry)和第三产业(TertiaryIndustry)。第一产业就是和人类第一个初级生产阶段相对应的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是和工业的大规模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以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物质资料的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就是以非物质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包括商业在内的服务业。113)标准产业分类法为了统一国民经济的统计口径,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十大项,

4、每大项又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下面又有若干小项,每小项又分为若干细项,形成大、中、小、细四个层次。其中十大项是:①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②矿业和采石业;③制造业;④电力、煤气和供水业;⑤建筑业;⑥批发与零售业、餐馆和旅店业;⑦交通业、仓储业和邮电业;⑧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务业;⑨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服务业;⑩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4)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划分法,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类法,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方法。第一种是农轻重分类法,它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分成农、轻、重三个部分;

5、第二种是霍夫曼产业分类法,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在对工业化过程进行考察和分析时,把工业部门分成了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三大类;第三种是钱纳里—泰勒分类法,它是美国经济学家卡纳里和泰勒为了研究需要,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由此可见,对于”产业”的定义有很多种,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贸易领域,有关产业的分类大都是参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行的。然而,本文出于后续实证分析的需要,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的情况,将采用由《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演化而来的HS(

6、《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的分类标准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具体方法是:依据浙江省进出口商品明细表,首先查出每一种商品的HS代码编号,然后按照《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的分类方法将编号前两位一致的商品归入同一类,最后将所有商品逐一归入二十二大类,并以该二十二类商品的分类近似替代本文中对不同”产业”的分类。121.2、城市化的定义(一)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一词源于uthanization,其词头urban意为都市的,市镇的;词尾ination由iz(e)+atinn组成,表示行为的过程,意为”化”。”城市化”这一术语是在1867年出现的,至今有140多年的历史。当时,一名叫A.Ser

7、da西班牙工程师在他的著作《城市化的基本原理》中,第一次使用了”城市化”一词。随着十八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展迅速加快。但是,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二)工具书对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程,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城市化是人口集中在城市或者城市地区的过程。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