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

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

ID:12038440

大小:8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_第1页
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_第2页
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_第3页
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_第4页
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Ⅱ专题七—八教学建议巍山高级中学金祝英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专题概述:概述:1.学习本专题的意义:首先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成功与失败教训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建立五十多年来走过的建设道路有着苏联当年的影子.其次,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2.主线、重点、中心:主线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三个重点: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一个中心:经

2、验与教训.3.教学难点:分析苏联经济建设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及对它的评价.4.教学建议:①应用影视资料《大国崛起·风云新途》、文本史料为解决重难服务。       ②可以将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与失误与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发生的问题做一联系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如在讲新经济政策时,可以联系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采取的经济措施,让学生分析其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从而得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二、本专题知识结构梳理(P129)三、各课内容具体教学一些建议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解读课标指导意见: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

3、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识记层面)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体会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能力,情感层面)(二)教学建议:1、引用一图和一组材料让学生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材料1: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

4、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材料2: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材料3: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2、运用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背景目的内容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议:表格评

5、价一栏由学生探讨完成,教师提供思路:(1)这一政策实施的特殊环境是什么?(2)有何成功之处?(3)作为一种经济和政治体制是否可行?为什么?)要点参考答案:n①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n②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n③是俄共实现社会主义的一次尝试。但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运用下列材

6、料为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作好铺垫:材料4: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从材料中看出,当时采取这种政策除了战争的需要,还有什么目的?这种主张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3、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突破方法:运用材料分析法和《大国崛起.风云新途》一段视频得出结论。材料5: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卢布,比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钢和

7、生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产量比1913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基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满足。此时1920--1921年苏俄又遭遇了大旱灾。粮食极端匮乏,原料能源缺少,工厂也无法开工。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风云新途》视频选段中反映了哪些现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农民暴动、工人罢工、军队叛乱)结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新经济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