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

ID:12039585

大小:299.00 KB

页数:113页

时间:2018-07-15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_第1页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_第2页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_第3页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_第4页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亦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这里仅就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简要结合改革以来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几点看法。一、启动经济要立足于中长期发展格局,注意历史经验。如何启动经济是近一个时期来人们普遍关心和讨论甚多的热门话题。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则是,我国当前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如果说通货膨胀是普遍的、持续的物价上涨,而不是局部的、短暂时间的物价上涨,那么,通货紧缩则不应是短暂的、局部的物价下降,而应是普遍的、持续的物价下

2、降。就我国1997年10月以来物价下降的情况来说,涉及商品的面比较广,持续的时间将近一年,与通货紧缩相伴的某些经济不景气现象在我国也类似出现。但是,毕竟物价下降的幅度不大,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绝对规模仍以不低的幅度继续增长。因此,从总体上看,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就是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轻度的通货紧缩。如何对待通货紧缩的局面?我的看法是,过热时要防止“硬着陆”,过冷时要防止“硬起飞”。我们既有“软着陆”的经验,也有治理紧缩的教训。上次经济周期谷底1990年GDP增长3.8%;1991年启动,达9.1%,上升了5个百分点;1992年又大上,达到14.2%,又上升了5个百分点,两年升幅

3、这样大,结果出现过热。这次情况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对扩张性政策,企业和消费者的反应都是很快跟进。这次由于机制原因和市场原因,企业投资需求和消费者购买需求的跟进,都不会如过去那样迅猛反应(经济学意义的“乘数”变小)。所以,GDP增速在今年预计7.5—8%的基础上,明年达到8—9%就很不错了。对明年增长有三种估计。第一种即上述的8—9%。第二种估计是如果今年一定要确保8%,四季度就会达到10%;明年全年有可能接近或超过10%;第三种估计是明年国际经济紧缩的大形势不好,对我国经济影响更加严峻,这样明年增长还可能低于今年。显然,启动经济要考虑明年和更远。根据历史经验,我国经济增长率从低

4、谷上升的持续时间平均为2.1年,下降时间平均为2.5年。启动后经济增长率上升没有超过3年的。原因就在于过去启动太快,幅度太大,“大上”必然导致“大下”。那么,这次启动,能否把上升时期延长一些(如4—5年),保持持续平稳增长?总之,启动经济不能只看到当前紧迫需要,而要着眼于较长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防止盲目大上、重复建设;否则带来物价猛涨,又会出现全力扑灭通胀之火的局面。所以,我很赞成现在实行扩大内需所持的既积极又谨慎的态度。最近财政部发言人讲,现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中长期适度从紧政策基础上进行的短期调整,这是很正确的。二、实行轻度通货膨胀政策,还是坚持物价基本稳定政

5、策?迄今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已持续了十个多月。价格下降影响生产者信心和消费者预期,反映了经济不够活跃,不利于启动经济。鉴于此有人提出:应实行轻度通货膨胀政策,让物价持续小幅(比如5%以内)上涨,来刺激经济增长。对物价总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高通胀政策”后果恶劣,臭名昭著,现在世界上明目张胆的提倡者少见了。但是,“低通胀政策”的主张仍很流行。我们认为,作为物价政策目标来说,不宜正面提倡哪怕是“轻度”的通货膨胀,而应坚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低”通胀政策,或“轻度”通胀政策,或“适度”通胀政策,无论就其高低标准,还是就其实施过程,以及就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说,都是不妥当的。前几年

6、,有人曾拿前苏东地区和拉美国家百分之几百到上干的通胀率作为参考系,说中国的通胀率只有百分之十几,顶多百分之二十几,这是“低通胀”,不要紧!现在,即使我们接受并认定5%为“低”通胀的标准,那么现在我们的通胀率约为负2%,从负2%到正5%,物价上涨7个百分点,幅度就不低。而且“低通胀”很容易滑向“高通胀”。通货膨胀不论高低都会使结构扭曲,不利于刺激技术进步,助长过度投机,加剧分配不公。我一直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当然,持续的物价下降即通货紧缩也不好,因为它易于使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看淡,失去信心。但从历史上看,一定的通货紧缩与经济发展并不总是矛盾的。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就出现过高

7、经济增长和高通货紧缩并存的情况。价格下降对新兴产业和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不久前美国《华尔街日报》有一篇题为《通货紧缩没有什么可怕的》文章说,“通货紧缩也许会损害旧行业,因为它将迫使生产者降低价格以消除生产能力过剩现象,但却不会影响创新的技术领域,因为价格的下降将促进需求和技术的蓬勃发展。现在所面临的是主要由于供应过剩而造成的通货紧缩,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起好作用的通货紧缩。”在我们目前同已出现的轻度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作斗争时,上述从历史角度提出的看法也是值得思考的。我之所以在此插入上述议论,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