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特点2

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特点2

ID:46704883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特点2_第1页
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特点2_第2页
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特点2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特点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特点表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冃标模式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活动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同时,在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期吋期。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去年3月份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政策效果初步显现,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调控力度,由投资拉动的本轮经济扩张有可能在今年年屮基本结束,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増长期。改革开放以來我国经历的三次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二I•多年來,我国经历过三次

2、宏观调控:20世纪80年代末的宏观调控,以“治理整顿”为标志;90年代实行宏观调控之后,经济走入了通货紧缩;2004年实行的第三次宏观经济调控,使经济走出因局稳步发展。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是在“投资热消费不热”的局部过热、“物价温和可控”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继而导致“大落”的“预调”。因此,当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宏观调控不是全血紧缩,而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宏观调控重点明确,措施有力,主要解决部分过热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和粮食牛产连年下滑两个问题。看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抑制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

3、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其他山此所引发的侵占土地严重、贷款投放过多、部分上游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等问题,相应地就会迎刃1佃解。在投资过快增长这个情况卜",国务院决定开展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对所有在建、拟建项目进行一次全血清理、市核,并对违规项目进行处理。对国家明令禁止建设的、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等的在建项目,要停止建设;対不符合环保规定、城市规划、项目审批等建设程序以及信贷政策要求的在建项目,要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的拟建项目,要取消立项。从清理结果看,清理项目作为此次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与严格控制银行信贷过快增长

4、、严格控制土地审批管理等其他宏观调控措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比较有效地抑制了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在粮食生产上,中央财政支农资金150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屮拿出100亿元,肓接补贴给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屮央财政安排数亿元,用于种粮农民的良种补贴。短短几个月内,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工产和农民增收政策,力度之大、实惠之多、出台之快、要求之高,均属历史上少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既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从东北、华北到西北,从中部地区到华南,粮食生产的热潮在农村再次兴起,为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清理

5、,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冇力、更冇效的综合措施,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效果也十分明显。第二,宏观调控不是单纯的紧缩,而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重点是结构性的调整。“有保冇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抑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的同时,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曲弱环节;近年來,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所加强,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我们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醉的认识。在我国的“I一五”规划屮,对加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了新的发展计划,二是在过热行业内

6、部,压的是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保的是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坏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第三,宏观调控松紧适度,不搞“急刹车”和“一刀切”,既要解决问题,乂要考虑各方而的承受能力,强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管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等措施的出台都是有节奏、按步骤稳妥推进的。在土地管理的宏现调控实施中需耍注意的几个结合。一是土地宏观调控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二是土地広观调控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相结合。三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协调作

7、用相结合。四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转变相结合。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屮需要指出的是,自去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已连续上调了多次,但是流动性过剩并没有明显缓解,因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加重了银行压力,并未让大多数贷款者感到负担,因此,无论是信贷需求还是供给,都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就调控效果何言,其政策效果比加息显弱。因此,在综合测量社会综合成本的前提F,决策层还应该考虑采取更为灵活和多样的政策措施。在控制信贷过快增长来看,中央采取的措施有:二是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从需求方对贷款总量进行调控。三是小幅上调存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