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冲突案例

法律与道德冲突案例

ID:12046631

大小:25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5

法律与道德冲突案例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法律与道德冲突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法律与道德冲突案例  法律道德冲突协调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协调  “第三者遗赠继承纠纷案”中四川一先生于遗嘱中将个人财产赠与曾与其长期非法同居的第三者,该先生妻子控制遗产并拒绝依遗嘱履行赠与,第三者与死者妻子因此产生纠纷若是依《继承法》和《婚姻法》判案,原告依法能获得遗赠,但是这必将与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最终该案的一审和二审法院根据民法原则,认为死者的遗嘱部分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判定该部分无效  案件的结果虽然大快人心但是该案的判决以及它选择判依据的方式是否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发展和司法公正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法律与我们的道

2、德观念发生冲突、存在脱节或有种种其它不协调的其它状况时,我们将何去何从  本文主要想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并阐述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1、道德及其约束力  人类以社会的方式存在,形成共同生活的群体在群体生活持续的过程中产生对他人及自身行为进行调整的特定规范和价值观人们习惯于将这种调整体系称之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212★精品文档★道德(moral)”或与之语义相同的”伦理(ethic)”,也即是道德①魏德士将道德定义为建立在文化、宗教或哲学观念基础

3、上的调整人们行为的体系道德的有效性取决于人们对它的内心认同感以及道德所能产生的约束力  法律与道德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两者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在魏德士的逻辑中任何法律秩序都是以道德的价值秩序为基础的在这个意义上,被认为具有约束力的社会道德对法而言即使是不充分的,也是必要的基础和条件②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  法律的重点在于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道德的重点在于人们的内心道德希望人们能因内心和认同感以及对惩罚的畏惧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规范社会秩序的目的  2、调整范围不同  道德的调整范围大于法律道德是法

4、律产生及存在的必要基础和条件道德不止是法的条件,也是法的目标:法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服务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212★精品文档★  在自由宪政国家,法律与道德无法统一因为统一的结果是法律不再仅仅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它还将涉及人的内心事件,将公民的良心、共同体的意识形态以法的形式加以约束,导致极权主义在这样的国家,只有社会伦理的核心部分(即伦理的最低限度)才能得到法的保护,由法律强制实施③  3、调整手段不同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依靠他律它对社会生活中不法行为人作用主要表现为惩罚和禁止法律的实施需

5、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以国家暴力和公权力为后盾,对违法者实施有形的、实在的制  裁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调整则主要依靠自律道德的效力首先作用于行为人的内心,通过社会舆论倡导  二、道德与法律的冲突表现  (一)法与理的冲突  法理指形成某一国家全部法律或某一部门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学理法律无论如何详尽,也不可能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都毫无遗漏地加以规定法理可以补充法律的不足,所以有些国家把法理作为最后适用的法源,例如台湾民法典第一条:民事,法律所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  法律与法理的冲突多体现为法容但理不容为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冲

6、突  (二)法律与人情的冲突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212★精品文档★  人情主要指人伦常情,人之常情例如于人之常情,我们不反对同亲相为隐;但于刑法上设有窝藏、包庇罪以对明知是犯罪的人帮助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进行惩罚  三、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原因  (一)外来移植法律与本土道德的冲突  法律移植一直是我国法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法律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维护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移植过来的法律纵使经过我国的改造与融合,也难免出现疏漏,与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发

7、生冲突在现代化法制建设中,我们引进西法律制度,  这些法律有其自身的经济、历史和精神背景,难免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发生冲突  (二)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  法律和道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不同的,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存在差异的道德基于人的内心,把人定位为良善之人,进行的是事后的非强制性的惩戒法律基于人的外在行为,将人定位为人性本恶,对恶行采取的是事前预防的策略与道德相比较,法律更加追求稳定、效率以及运用上的便利因此,道德上提倡的行为,法律不一定加以规定比如道德上要求见义勇为,但是法律却不会判没有见义勇为者的法律责任  (三)两者的发展步调不一致

8、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212★精品文档★  法律具有滞后性法律作为调整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据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不能朝令夕改如果法律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