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ID:47723614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8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_第1页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_第2页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摘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法律与道德逐渐分离,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从而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通过对法律与道德的理解,深入剖析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并了解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把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正文: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形式,它是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因此,他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道德

2、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都来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法律需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演变,最终它也将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具有不同的规范性。两者之间区别主要表现在(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原始氏族制度的解体和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道德是早期文明

3、的产物,它的产生与人类早期文明同步。因此,法律的产生晚于道德(2)形成的方式是不同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是人们自觉方式创制的,而道德是在长期的社会中自发形成的。(3)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法律是国家意识的体现,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表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道德则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言论和行动的形式表现出来。(4)法律与道德调整的范围也是不同的,法律只调整那些对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关系,而道德则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5)实施的方式是不同的。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后盾,而道德也有一定的强制力,但并发放国家强制力,而是依靠社

4、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活动来实现。除此以外,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并通过权利与义务配制来实现社会调整。而道德以义务为主体,强调应如何行为。当然,法律与道德也是存在着关联的,法律与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他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有效传播手段。另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而且,法律与道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主要讲的是法律与道德冲突问题。主要有

5、两种情形:一是“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即法与理的冲突;二是“合法不合情”与“合情不合法”即法与情的冲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法律与道德之所以产生冲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方面一:法律移植和改革造成法与原来的道德发生冲突。例如,当我们把法治发达国家严格的程序制度引进来时,会与我们长期追求实体合理、实质正义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方面二:是社会发展、道德发展,但法律滞后。方面三是指道德价值与法的价值都是多元的,两者不会一一对应。例如两审终审制,是法律追求正义与法律调整效率相结合产生的制度,从道德正义评价,人们就会要求真到底,归根到底就是要求给人一个公道,会认为这个制度不尽合理。方面四就是两者的评

6、价方式不同。道德的评价是求真的,但法律的评价是存在假定前提的。从上述可以看出,法与道德的冲突具有一定必然性,但只要调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冲突降到最小。首先:我们要保证法的建设与道德建设同步进行。在立法时尽量注意与道德相协调,立法不能偏离主流道德太远。此外,在法律移植中,尽可能注意与本民族道德相协调。比如在我国,除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专门对立法权安排的制度外,可通过司法裁量权来缓和这些差别。其次,要宣传法的评价方式,使民众了解接受法律的思维和评价方式。最后,要学会接受法的代价。以上介绍了法律与道德区别和联系,法与道德的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的

7、冲突与矛盾,以小月月事件为例: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2岁的小悦悦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另一辆车直接从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这一事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那么多路人居然可以坐视两岁的小月月陷入危险而坐视不理,真的是人们毫无同情心吗?其实并非如此,固然有一些人真正的漠视生命,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负有同情心的,那人们之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