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

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

ID:12048156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_第1页
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_第2页
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_第3页
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_第4页
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管理学读书报告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所思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要如何让运行才能更有效率的促进发展,成为我们今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盛老师撰写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从经济学角度详细地阐释了与政府相关的一些公共管理中的问题。他从政府的起源谈起,写到政府的性质、功能与悖论,又从不同的制度结构中剖析政府的演进与形象,最后放眼世界,探讨国际社会的情况,政府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整本书逻辑清晰,从小处着笔,大处收尾,语言直白易懂,罗列了很多实事,即使读者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弄懂大部分意思,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本

2、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盛老师对于民主与自由的探讨部分。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少数服从多数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我从没思考过为什么少数要服从多数,少数服从多数是否会损坏多数人的利益以及少数服从多数有多大程度的合理性等一系列问题。盛老师在这一部分对少数服从多数提出质疑,他讲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表达对公共选择同意与否的方法是投票。不幸的是,由于存在着投票悖论,公共选择过程并不总是有效”“根据程序主义的看法,凡是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进行的集体决策或公共选择就是一个‘好的’决策或选择。然而,‘民主’就真的万无一失了吗?”(P95)。盛老师从人与人之间的效用函数分析,提出不同人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

3、从而影响了集体决策的过程。价值只有相对的意义,“任何契约性协议的基础是自愿的参与,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同意那些会给他带来预期损害的事情”(BuchananandTullock,1962,P250-1),所以在集体决策的过程中,除非达到一致同意的原则,否则就表示这一项集体决策有损于个人,但一致同意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达到的。把集体决策的过程与双方交易相比,如果双方都想达到最大利益,交易就不可能实现,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会把价格控制到一个平均水准,双方都没有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甚至会有一方亏损,而另一方收益增加的状态。然而即使能达到一致同意,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十分巨大的,甚至会超出交易本

4、身能达到的最大利益,“一致性是件好事,但却非常昂贵(Reisman,1990,P.31)”5公共管理学读书报告说明要达成一致是要耗费巨大的资源的,为了降低决策成本,又使决策成果趋于一致,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同意的百分比,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是这样做就意味着那些对集体决策持反对意见的人就必须承担决策成本,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民主”。除了上面的探讨,盛老师还从投票悖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合理性以及集体行动的逻辑方面说明少数服从多数并不能真正的使社会达到民主的状态。虽然盛老师也强调孔塞多悖论出现的概率十分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要,因为“一旦民主程序失灵,具有不同效用函数的各方就有可能采用非和平的

5、手段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以至采用武力(P.101)”。总而言之,“一种公共选择程序偶然出了一次故障,人们也有理由怀疑其他时间通过这一程序达成的决策,从而对这一程序本身产生怀疑(P.102)”,威胁到国家的和平。对于少数服从多数盛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在严重影响到个人收入和成本的决策中,有可能出现51个保罗对49个彼得的合法剥夺,从整个社会中来看,则可能出现51个保罗所获得收益少于49个保罗的损失的集体决策,并且多数人因为收益更多会热衷于投票,而少数人则会散失生产的动力,这就说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不总是合理的,这一原则在某些时候的失灵导致人们对民主的信心动摇,从而蔑视由此产生的集体决策,甚

6、至会对合法的投票程序进行抵制。其实,我们从简单的资源分配中也能看出少数服从多数并不总是会带来更大收益,当多数人同意的决策产生收益时相应的也要分配到多数人手中,这样平均下来,每个人的收益就会变少。每一个集体成员都不能排他的消费集体产品,这样一来,就给集体内的其他人提供了搭便车的机会,自己的付出并不产生与之相等的收益。而且人数越多,达成协议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多数未必有力量。盛老师提出的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看到了我们现行的民主制度的漏洞,盛老师说“多数主义忘记了多数规则的基础和起源,所有集体决策的规则既然起源于同意的一致性,就必然要以人的基本权利为基础(P110)”。经济学家在找寻更好地

7、集体决策规则,然而经济学家不能独自的进行改革,这对公共管理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与要求。盛老师在本书中特别强调的哈耶克的著作《自由宪章》,引用了里面对于自由的定义,“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5公共管理学读书报告,盛老师说哈耶克所谈的自由,是存在着政府的自由,但又正是这种状态,成为自由本身无法摆脱的悖论。盛老师对这个悖论的解答是从自由的外部性特征说明的,因为在一个社会中,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