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

ID:12050509

大小:8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5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_第1页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_第2页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_第3页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_第4页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第一章绪论1、园林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2、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一、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二、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三、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的社会;四、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3、奥姆斯特德,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他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一、针对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被蚕食和破坏的情况,要求

2、人们正确地认识它,爱惜它,关怀它。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二、针对大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4、“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含义天人合一有三层含义:一、人是天地生成的,故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相通、相类和统一。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一。三、“天人感应”说。“寄情山水”不仅表现为游山玩水的行动,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精英——士人的永恒的山水情结。“崇尚隐逸”抱负不见重于政者,

3、或者不愿取媚于流俗,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之品格和自由之精神,乃避开现实生活,到深山野林里长期隐居起来,过着常人难于忍受的艰辛生活。(崇尚隐逸能力有限总结的可能有问题,书本P16)崇尚隐逸与寄情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山水的生态环境是滋生士人的隐逸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士人的隐逸行为的最广大的载体。诸如此类的隐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尤其是郊野别墅园的大发展。历来许多文人士大夫亲自参与营造园林,从规划布局、叠山理水的理念直到具体的物镜和意境的塑造,无不表现出园主人对隐逸的憧憬,这类园林甚至可以称为隐士园了。诸如此类的情

4、况,又综合的衍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隐逸文化,它与山水文化密切关联着,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5、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6、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7、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8、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各自的定义)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有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私家园林:属

5、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9、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话的情趣四、意境的蕴涵10、意境的三种表述方式(一)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二)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建筑结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三)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

6、成物境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等。14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形式:囿和台、园圃囿是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是园林的起源形式之一。2、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一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1、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主要的社会因素则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生态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2、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的影响。3、社木、弛道:社即社木,也就是象征民族部落的“社稷之木”。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

7、于秦朝。4、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通称为“贵族园林”,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两处“贵族园林”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山”5、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6、秦代宫苑——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7、上林苑中以植物命名的宫观建筑物:长杨宫、葡萄宫、棠梨宫8、上林苑的特点:①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②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③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9、建章宫的布局及一池三山、图一池三山是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

8、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布置三座岛屿。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居所。10、兔园汉初,藩王都要在封地内经营宫室园苑,其中梁国梁孝王刘武所经营的最为宏大富丽,东苑又称“兔园”、“梁园”,位于睢阳城东郊的平台。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