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

ID:12066336

大小:194.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5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_第1页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_第2页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_第3页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_第4页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第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筛查规范一、缺血性脑卒中筛查要求(一)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1.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2)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3)糖尿病(4)年龄超过50岁2.一般危险因素(1)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它的心脏疾病(2)呼吸睡眠暂停(3)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或心脏病史(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女)(4)吸烟(5)大量饮酒(6)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做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7)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或油脂过多(8)肥胖(9)男性(10

2、)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11)缺血性眼病史(12)突发性耳聋具有以上2项主要危险因素,或具有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2项以上(包括2项)一般危险因素,或既往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史者,建议接受脑卒中筛查。(二)筛查内容包括患者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具体见病例报告表(CRF)。(三)筛查流程颈动脉筛查路径:更多信息欢迎浏览新疆兵团十二师卫生政务网www.bt12ws.gov.cn-29-卒中高危人群及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颈

3、部血管听诊、颈部血管超声(填写颈动脉筛查记录单-附件2)、血生化全套、神经系统查体。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加做TCD(填写TCD记录表-附件3)完善CRF表录入数据库填写CRF表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必要检查如:超声心动、MRI、MRA、CTA、DSA等。颈部血管听诊注意事项:1.选用钟型听诊器;2.准确的体表标志;3.注意杂音的最强部位和杂音性质;4.适当加压注意杂音变化。二、超声筛查(一)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1.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

4、及颅外动脉血流异常情况作客观评估。(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更多信息欢迎浏览新疆兵团十二师卫生政务网www.bt12ws.gov.cn-29-(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

5、改变的随访评估。(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2.适应证(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患者进行评价。(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评价及随访。(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

6、法。(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3.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重症脑血管病;(2)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3)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4.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采用5~12MHz线阵探头。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术中超声采用5~10MHz或更高频率的线阵探头。更多信息欢迎浏览新疆兵

7、团十二师卫生政务网www.bt12ws.gov.cn-29-5.检查前准备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前应询问病史,如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脑缺血及颈动脉疾病的相关临床症状、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病史以及既往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资料。6.检查技术及诊断标准(1)颈动脉超声检查步骤正常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①采用灰阶显像方式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右侧自无名动脉分叉处、左侧从主动脉弓起始处开始,连续观察颈总动脉(近、中、远段)、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近、中、远段)、颈外动脉主

8、干及分支。②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测量内-中膜厚度(IMT)。③纵切面分别在颈内、外动脉水平上下方1~1.5cm范围内测量颈总动脉远段(分叉下方)、颈总动脉球部(分叉部)、颈内动脉近段(分叉上方)直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动脉硬化斑块。④采用彩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