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

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

ID:12071442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_第1页
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_第2页
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读书摘要教育原理栾晨社会所期望的具有男性和女性特有行为模式的人。其形成在原始人类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则随社会文化和男女两性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演变。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来,动物界已可见到性别角色分化的雏型。例如:大多数飞禽由雌鸟孵卵,雄鸟觅食或在巢旁守护。在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在农业社会,则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妇女受到礼教的约束,活动大多限制在家庭内,男性则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自由,人们广为称道的是“贤妻良母”和“男儿志在四方”的行为模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

2、后,妇女从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脱出来,参与较多的社会活动。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是男性应有事业心、进取心和独立性,行为粗犷豪爽、敢于竞争,即具有“男性气质”;女性则应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对人温柔体贴、举止文雅娴静,即具有“女性气质”。凡其行为模式与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致,便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赞许;否则,会遭到周围人群的冷讽热嘲或排斥。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劳动方式的变化,社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成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从事过去男性传统的职业,而男性则分担常年由妇女包揽的一些家务劳动。不仅如此,在发式、服装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也起了显著变

3、化。例如,一些男性蓄长发、着鲜艳服装,女性留短发、着男性服装、吸烟、饮酒等,使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有了急剧改变。这种改变又进一步融入当代社会,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就个体演化而言,性别角色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甚至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态度,便已显露出来。怀孕期间,父母常常推测胎儿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赋予不同的期望。婴儿出生以后,父母通过衣着、环境布置、取名等活动,把男女婴儿区分开来。两三岁的幼儿,观察父母不同的服装和行为,对男性和女性的外表和性别角色开始有所认识。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购买不同的服装和玩具,对男孩的顽皮和

4、淘气采取容忍的态度,而对女孩的安静文雅则予以称赞。儿童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意识,使其行为向相应的性别角色转化。入学以后,图书和电视对儿童性别角色的意识将进一步发挥影响。在儿童的动画世界里,英雄几乎都是男性,是强者;女性往往等待英雄从恶魔身边解救出来,是弱者。青春期男女区别更明显,恰当的性别角色表现比儿童期更为重要。然而,所谓恰当的性别角色,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在变化;但传统的观念仍然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新旧观念的冲突反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是家庭矛盾的增加。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是:“两性合一”(androgyny)行为模式的出现。本来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行

5、为是男女两性共有的,只有少数行为对不同性别角色具有特征性。即使如此,纯粹只表现男性或女性行为特征的人也只是很少数,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异性特征。所谓“两性合一”即融男性和女性行为特征于一体。androgyny一词来自两个希腊词根andro(男性)gyny(女性)。这种行为模式的传播,将有利于性别角色传统观念冲突的消除。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角色态度研究一直是性别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性别角色态度(sex-roleattitudes),是指人们对两性在行为、活动及任务等方面的平等程度的知觉及所持有的态度倾向。跨文化研究: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跨文化研究,比较不同文化背

6、景下人们的性别角色态度的异同。Hofstede(1980)的研究表明,性别化(男性化与女性化)是文化差异的维度之一。在男性化社会里,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化比较明显,各自承担着传统的社会与家庭角色;而在女性化社会里,两性的性别角色出现了部分整合,即男性进入了女性的世界,女性也承担了部分男性的角色。他认为美国属于一个比较男性化的社会。然而,最近的一项跨文化研究的结果表明(Fernandez,Carlson,Stepina&Nicholson,1997),美国社会男性化的程度很低,被归类为一个性别较为平等的社会,中国却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男性化的社会。在另一个有影响的跨文化研究

7、中,Williams和Best(1990)用Kalin与Tilby(1978)的性别角色观念量表(SRIS)对14个国家的700个男性学生与700个女性学生(每个国家抽取50名男性与50名女性)进行的研究表明,荷兰人的性别平等观念最强,尼日利亚人的性别平等观念最差,而美国和加拿大人的性别平等观念处于中等水平,比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的性别平等观念要强一些。Chang(1999)等对中国香港、重庆与美国进行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对于工作角色的性别态度,美国人比中国人的平等意识要强;而对于家庭角色的性别态度,中美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美国人对工作角色的性别态度比家庭角色更

8、为平等;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