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

ID:12101235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_第1页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_第2页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_第3页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_第4页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届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2)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打造中国名柚之都——浅谈梁平柚产业发展思路【内容摘要】梁平柚为全国三大名柚之一。梁平柚产业“基地建设已具规模,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市场开发初显雏形,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为此,笔者建议:梁平柚基地建设应以“三品一标”为重点,产业发展应以集群开发、生产、销售为核心,市场开发应以构造综合性的专业市场为依托,文化创意应以挖掘、整理、提升、打造、宣传柚文化为背景,发挥柚产业的集聚效应,着力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名柚之都”。【关键词】梁平柚产业链集聚效应创意农业产业发展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三峡库区中枢地带,幅员面积1890平方

2、公里,耕地面积116万亩,总人口91万。地貌以山区为主,兼有山、丘、坝。常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水1200~1500毫米,日照时数1336小时,无霜期270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梁平柚是梁平农业中的龙头产业,全国三大名柚之一,全县现有梁平柚生产面积13万亩,800余万株,常年产果6.5万吨,产值1.5亿元。本文在探寻梁平柚历史,梳理梁平柚发展现状,问诊梁平柚产业不足的基础上,拟从“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开发、文化创意”等方面,探索破题梁平柚产业发展之路。一、“寻根”柚乡柚文化,追溯梁平柚产业发展历史(一)溯中国名柚之都渊源,忆梁平柚产业发展历程梁平柚栽培历史悠久。

3、据四川省档案馆资料和《梁山县志》记载,梁平柚系清朝乾隆末期,由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进士、在福建邵武县任知县的梁山人刁思卓引进,植于梁平县梁山镇(现梁山街道)内。在梁平特定的自然条件下,逐步形成蜜香浓烈、纯甜嫩脆、独具特色的梁平柚品种,在清朝就被征为御柚。与广西的沙田柚、福建的文旦柚一起被誉为“全国三大名柚”。梁平柚产业发展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县委、县政府为发展“三高”农业,作出了在全县发展建设梁平柚生产基地10万亩、500万株的决议。从此,梁平柚生产基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每年以新植梁平柚柚苗100万株的速度推进。到1992年,全县共栽植柚苗540万株,

4、栽植面积达到10.8万亩。1995年,县人大又通过了“7关于推进梁平柚产业化建设进程”的决议,使梁平柚产业发展重心从“重栽”转移到“重管”上来,产量迅速增长,由原来的750吨上升到1.5万吨。到2006年底,在全县又新植虎蜜柚柚苗220余万株、2万余亩。至此,全县柚子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3万亩、800万株。(二)看中国名柚之都雏形,梳梁平柚产业发展现状梁平柚通过历代梁平人民不懈努力发展,已成为梁平农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梁平农业产业中的名牌。2004年6月,梁平县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名柚之乡”称号,享誉全国。1.基地建设已具规模(1)基地规模优势凸显。全县柚子栽植面积已达1

5、3万亩、800万株,年产果6.5万吨,产值1.5亿元,基地建设已具规模。全县有30个乡镇(街道)盛产梁平柚,其中,栽植20万株柚树以上的基地乡镇(街道)有20个,合兴镇、荫平镇栽植柚树近100万株;5万株柚树以上的专业村有100个,人均拥有柚树100株以上的科技示范户达1000户。(2)柚果品质不断提升。一是建立了梁平柚品种选优提纯机制。年年开展梁平柚选优鉴评活动,对果大、形正、瓣型整齐、无核、优质丰产的单株,实行挂牌重点保护;二是加大了低劣质柚树改造力度。对产值量低、苦麻味重、商品性差的柚树,利用选优单株枝条进行高接换种改造。对老弱柚树实行淘汰新植,从源头上减少劣质柚生产;

6、三是发布和推广了生产技术标准《梁平柚生产技术规程》(DB500228/T001-2007)。开展梁平柚技术专场培训,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示范相结合,切实解决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四是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布的《梁平柚质量标准》(NY/T699-2003);五是取得了梁平柚“无公害农产品”(WGH-07-05868)的产品认证,在销售中推广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目前正在申报梁平柚绿色食品认证;六是取得了农业部梁平柚地理标志产品认证(AGI00020)和梁平柚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第7689572号),为梁平柚的销售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品质基础。(3)果农收入稳步增长。梁平柚

7、适应性强、优质丰产,栽植后三年挂果,五年丰产,亩产可达2~3吨,亩产值在4000元以上,远高于粮食作物。据统计,仅柚果鲜销而言,收入最高的农户已达到8万多元;全县收入上万元的有1000余户;收入5000元以上的有3000余户。如今,众多农民的“小洋楼”矗立在翠绿柚园之中,成为新农村的靓丽风景线,梁平县更因此得到了“中国经果林之乡”的美誉。7(4)专业化组织程度逐步提高。目前,全县组建了梁平柚专业合作社、协会、联合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余个,入会社员达2万多户。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完善的章程和各种规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