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

ID:12134051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_第1页
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_第2页
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_第3页
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_第4页
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84例患者,首次手术治愈153例,19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作者单位:121000辽宁省锦州市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为受伤3周后出现硬膜下的血肿,是中老年患者颅脑损伤后

2、较为常见的颅内病变,约占颅内血肿的10%,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无特征。CSDH的治疗方法多样,但钻孔闭式引流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科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间共手术治疗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4例患者中男133例,女51例;年龄42~89岁,平均61岁;病程20d~3个月,平均316d;有明确头部外伤史116例,头痛135例,偏瘫66例,失语18例,精神异常35例,意识不清10例。1.2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检查确诊。184例患者共213个血肿,其中左侧血肿82例,右侧血肿75例,双侧27例;主要分

3、布于额颞顶部;低密度血肿104个,等密度血肿68个,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血肿41个;有125例患者中线移位超过1厘米。1.3手术方法钻孔冲洗引流术:根据CT片显示,选择血肿中心区作为钻孔点,常规用局部浸润+基础麻醉,作约4cm切口,全层切开皮肤,电凝止血,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乳突撑开器撑开皮肤,颅骨钻钻孔一个,骨蜡止血。电凝硬脑膜表面,用尖刀片“+”切开硬脑膜及血肿包膜,即可见暗红色液体涌出。将末端剪有侧孔的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向血肿腔不同方向反复生理盐水冲洗至清亮。引流管向血肿腔最大方向置人(多为额侧),并固定于切口皮缘。向引流管内注人生理盐水,调整头位,排尽血肿腔内气体,避免形成气颅,引流

4、管末端经三通接无菌引流袋。1.4术后处理术后并多采取头稍偏向患侧,可适当头低位,适量补液以促进脑组织膨起,血肿腔闭合。术后当日复查头颅CT,若存在血液粘稠或明确有凝固血肿者,通过三通注射尿激酶3万~4万U,2次/d,根据血肿引流程度3~5d后拔除引流管。62结果184例患者的213个血肿均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153例首次手术后治愈出院,19例患者术后拔管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复发,复查CT,2例出现硬膜下血肿,急诊行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16例证实血肿量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其中11例于原钻孔处重新置入引流管行冲洗引流术;2例分析存在血肿分隔,改变部位行钻孔引流术;3例因分析血肿壁明细钙化变硬,受压脑

5、组织无法复位而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9例二次手术患者无再次复发。无死亡病例。3讨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多为颅脑外伤后引起的迟发性血肿。CSDH的发生与脑萎缩、颅内压降低以及凝血机制异常等多个因素有关。关于血肿的扩大,“血肿包膜出血、局部凝血障碍理论”虽然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到底是哪些因子起主要作用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认识,仍需进一步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目前主要依据辅助检查确诊。CT检查可作为首选检查,多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低密度区,对等密度血肿可通过间接脑质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明显做出初步诊断。MRI可对CT呈等密

6、度的血肿或积液均有良好的鉴别诊断,诊断困难或怀疑有血肿分隔的患者需行MRI检查。6CSDH诊断明确后,应及时手术治疗[1]。手术中最大限度清除血肿内的纤溶物质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恢复硬膜下腔的正常止血机制是预防血肿复发的主要手段,而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一般预后良好。传统的CSDH手术治疗为骨瓣开颅血肿摘除血肿包膜切除术,但其死亡率可高达30%[2],所以目前这种方法多应用于难治性的CSDH;主要是对血肿壁厚、部分钙化或血肿密度明显变高或血肿明显分隔者;对钻孔术中证实血肿包膜坚厚,有凝固性血块时,因其较高的血肿复发率,也常需要改行骨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6通过临床观察,作者认

7、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有如下体会:①针对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引流术的选择,因为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的它们疗效基本相同[3],故现在多数临床医生主张采用单孔冲洗引流术;②颅骨钻孔与扩大骨窗及骨蜡止血时应避免损伤硬膜,防止骨孔处硬膜剥离出血[4],造成急性颅内血肿;③冲洗血肿腔的冲洗液要多,最好能用接近体温的温盐水冲洗,减少对皮层的刺激,同时不能用力过度;④术中将血肿腔中陈旧血液尽可能排空,尽可能将血肿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