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

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

ID:12143320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_第1页
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_第2页
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_第3页
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_第4页
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影响【摘要】目的了解饮食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影响,以提供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按1∶1比例随机入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食用依据由营养师制订食谱的要求制作的称重膳食,对照组自己控制饮食。观察2组患者膳食中热能和部分营养素的摄入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热能、三大产热营养素及胆固醇的摄入明显较高,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明显较低,而脂肪的摄入量明显较

2、高,占总热能的36%;脂肪来源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4.2%、13.1%和8.7%,与治疗组同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5,计算公式为BMI=体质量(kg)/身高(m2)。�6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BMI不达标者;近期(发病时间<2周)有感染、创伤、手术、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合并心、肝、肾、脑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及不能完成试验者;合并甲亢等其他内分泌疾病者;正在使用其他降脂药物,或停用降脂药物不满1个月者。�2治疗及观察方法�2.1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予原有方

3、案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期间停用抗凝及降脂药物,连续观察2个月。①食疗组:营养师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活动强度,按糖尿病热量供给量标准计算供给量[3],营养搭配上注意粗细结合,减少简单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蔬菜、瓜、果及纤维性食物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对患者的日常膳食进行定期随访、指导和饮食干预。②对照组:饮食自行控制。�2.2观察指标�2.2.1膳食调查采用3d回顾法、营养软件统一处理。�2.2.2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FBG、BMI、TC、TG、HDL、LDL,各项生化指标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

4、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2.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在SPSS10.0统计软件上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3结果�3.16两组患者膳食中热能和部分营养素的摄入情况比较,见表1。能量、脂肪来源分别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比较,见表2。�对照组总体热能、三大产热营养素及胆固醇的摄入明显较高,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明显较低;能量来源中脂肪的摄入量明显较高,占总热能的36%;脂肪来源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4.2%、13.1%和8.7,与治疗组同项比较,差异均有

5、统计学意义(P<0.01)。�3.2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及血脂的变化�治疗组治疗后FBG、BMI、TC、TG、LDL均有明显下降,HD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FBG、BMI、TC、TG、LDL及HDL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4讨论�肥胖症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肥胖易出现脂代谢异常,其肥大脂肪细胞可脂解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TG、LDH-C合成和分泌增多,TG、LDH-C水平明显升高。脂

6、代谢的异常均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共同构成一组相关的危险因素[5]。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血TG升高,可促进血管炎性反应和6内皮细胞损伤,加速尿蛋白的出现,促进糖尿病肾病的进展[6]。因此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血糖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进行血脂紊乱的治疗,以延缓动脉硬化和糖尿病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础,科学合理的饮食治疗既可保证机体必需的营养,又能纠正代谢紊乱,从而发挥配合临床治疗的作用。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各种类型高脂蛋白血症,首要办法是采取饮食行为治疗[7]。本次

7、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三大产热营养素、热能和胆固醇的摄入明显高于治疗组,而摄入的膳食纤维明显少于治疗组;能量来源中脂肪所占比例过高,脂肪来源中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提示对照组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平衡同时存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与血清中的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密切相关。膳食脂肪摄入过多时,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增高,持续高水平的血浆FFA,可抑制B细胞分泌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降低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结合及受体介导的胰岛素降解加速,减少肝糖利用,引起外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即“脂

8、毒性”作用[8]。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有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及改善糖耐量的作用,还可增加饱腹感,降低食物热能摄入,对超重和肥胖糖尿病患者更有裨益。� 6干预后治疗组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更为合理、更符合糖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