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

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

ID:12170067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6

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_第1页
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_第2页
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_第3页
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_第4页
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口伍红[摘要]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近年来,理论和实践部门针对我国宏观税负是高是低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其中不乏许多真知灼见.相比而言,关于我国宏观税负结构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本文从剖析宏观税负的结构入手,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缺陷,提出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税收负担;结构分析;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10.42

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2—0162—04[作者简介]伍红,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江西南昌330013)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不断增长,连年创历史新高,2007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4947亿元,同比增长29%.宏观税负是轻还是重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宏观税负的一个子课

3、题——宏观税负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优化却较少有所涉及.剖析我国宏观税负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近年来宏观税负迅速提升的内在原因,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宏观税负在结构上存在的缺陷,这些问题的化解,无疑有利于加深对宏观税负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促进税收持续,健康,和谐地增长.一,我国宏观税负结构剖析通常,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有三种,第一,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即小口径的宏观税负;第二,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即中口径宏观税负;第三,政府整个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

4、本文研究的宏观税负除特殊说明外均指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一)各税种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不均衡从理论上来讲,我国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但从实际征收数额来看,却是以流转税为主体,所得税为次要地位的"跛脚双主体"税制结构.2006年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项流转税共完成19909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2,9%,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只有30%左右,流转税比重较大,而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所得税比重均在40%以上.在流转税中,增值税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07年国内增值税完成7779亿元,

5、约占全部收入的31,18%.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除东北三省,中部一些地区外)都采用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的采用是基于1994年税制改革时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实现"提高两个比重"◆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思考的改革目标,采用了"宽打窄用"的设计思路.客观而言,生产型增值税有效地遏制了过快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确保了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的快速提升,较好地实现了制度设计的政策目标.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型增值税已难以适应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

6、新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金税工程的实施,推广和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按较高税率设计的增值税实际税负偏重,如我们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换算成消费型增值税,税率高达23%,同比,欧洲等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税负均在20%以下,税率明显低于我国目前水平.资料显示一些钢铁,采掘业企业的税负明显偏高,最高接近10%左右(见表1).可见,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实施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基础行业的长足发展,不利于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更新和升级换代,背离了构建"创新性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

7、.表1213O5年全国重点税源行业增值税税负表单位:%煤炭石油和黑色农副饮料木材加工文教体黑色金金属废弃资源项开采天然气金属食品制造及竹,藤,育用品属冶炼制品和废旧材目和洗开采业矿开加工业棕,草制制造业及压延业料回收加选业采业业品业加工业工业税负7.79.536.692.696.414.643.362.983.53资料来源~2005年全国重点税源企业调查统计表(二)地区间税收收入与GDP的比例不协调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东,中,西部逐渐走低的阶梯发展态势:东部地区起步早,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迅速,西

8、部地区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较小.然而,我国地区间税负比例并未呈现出与GDP同步增长的局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从以下4个图例中可以看出,2005年GDP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中,只有北京,上海,江苏三省(直辖市)位列地区税负排名的前十位,而地区宏观税负排名前十位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