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病理学进展讲稿

骨病理学进展讲稿

ID:12187410

大小:3.04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07-16

骨病理学进展讲稿_第1页
骨病理学进展讲稿_第2页
骨病理学进展讲稿_第3页
骨病理学进展讲稿_第4页
骨病理学进展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病理学进展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病理学进展讲稿(供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用)第一章软骨、骨及关节的组织结构第一节软骨软骨组织简称软骨,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软骨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其中含有多少不等的纤维)组成。一般软骨内没有血管和神经,其营养依靠软骨膜内的毛细血管供应。软骨膜是一层包绕在软骨周围的致密结缔组织。光镜下可见软骨膜分为两层:外层纤维成分多,内层细胞成分多,细胞一般呈梭形,有分化为软骨细胞的潜能。一、软骨的类型根据基质中所含纤维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㈠透明软骨鼻软骨、喉头软骨的大部分、气管及支气管软骨、肋软骨和关节软骨等均为透明软骨。肉眼形态乳白浅蓝色,半透明,略有弹性

2、。光镜下软骨细胞69软骨细胞分布在软骨基质的软骨陷窝内。生活时期软骨细胞充满软骨陷窝,制作切片时,软骨细胞收缩,细胞与陷窝壁间出现腔隙。靠近软骨膜的细胞,一般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表面平行,越向深部,越近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因收缩而致各种不同形状。由于一个细胞的分裂繁殖,软骨细胞常2个、4个或多个聚集成群,称为同源细胞群。胞浆略嗜碱,生长活跃时嗜碱性增强。胞浆中常可见有脂滴、糖原和色素颗粒。细胞核小,圆形或椭圆形,有1~数个核仁,有时可见双核。电镜下软骨细胞形状不规则,表面有许多微小突起及小泡(可能与分泌物的排出有关)。细胞浆内可见蛋白质分泌细胞特有的膜系统。生长活跃的软骨细胞,粗面内

3、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明显扩大,高尔基复合体的大泡内可见颗粒状物质和柔毛状细丝。不活跃的软骨细胞,内质网与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并可见糖原和脂滴。软骨基质由软骨细胞分泌。生活状态下,呈均质凝胶状。主要成分60%~70%为水,其余为软骨粘蛋白、胶原纤维等。软骨粘蛋白为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多糖物质包括硫酸软骨素A、硫酸软骨素C、硫酸角质素等。软骨细胞或同源细胞群周围的基质比较浓厚,染色较深,嗜碱性强,称为软骨囊,囊壁软骨粘蛋白浓度较高,没有或很少有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约占基质干重的40%,由直径10~20nm的胶原原纤维交织而成,大多胶原蛋白分子不显示64nm的周期横纹,表明基质内胶原蛋白分

4、子的聚合程度较差,而关节软骨中的胶原纤维显有64nm的周期横纹。由于胶原纤维比较细,排列不规则,折光指数与基质几乎相同,故光镜下与基质不能区别。附录: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直径1~20μm,由0.2~0.3μm的胶原原纤维借少量粘合质(是一种蛋白多糖)联结而成,因此高倍镜下可见有纵纹。胶原纤维的粗细以其中所含胶原原纤维的多少而定。用石灰水或苦味酸溶液溶去粘合质,可得到分离的胶原原纤维。胶原纤维PAS反应为阳性(这是与粘合质及胶原蛋白分子上的己糖单位69有关)。HE染色胶原纤维为红色;可被酸性复红染成红色;被酸性苯胺蓝染成蓝色,这些均说明其嗜酸属性。胶原原纤维是由胶原蛋白构成,它易被胃蛋

5、白酶所消化,用水久煮可使其溶解,经冷冻后又成凝胶,也即明胶。胶原纤维易溶解于稀硷溶液如稀氢氧化钾溶液,或较强的酸溶液如浓的冰醋酸溶液。在稀酸溶液中,胶原纤维可产生可逆性膨胀,故在新鲜的结缔组织铺片,胶原纤维的纵纹可因加稀酸而消失。因此凡是用稀酸的固定液处理过的组织不宜直接用水洗,而应用酒精或能防止胶原纤维膨胀的硫酸钠或硫酸锂浸洗。胶原纤维的抗拉性很强,如肌腱可承受6kg/mm2的拉力。胶原纤维的牵张延伸性只有其长度的5%。其分子结构是沿纤维的长轴平行排列(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可见胶原原纤维有正的单轴双折光)。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及其成因:胶原纤维由(光镜下可见的)胶原原纤维所构成,胶原

6、原纤维又成自胶原微纤维。而聚合成胶原微纤维的基本单位是胶原蛋白分子。电镜下,胶原微纤维具有64~70nm周期的横纹结构(有的组织学专著上将电镜下所见的具有64~70nm横纹的结构,称为胶原原纤维,即相当于本文的胶原微纤维)。微纤维之间也有微量的粘合质。不同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虽有其类似的结构,但在其化学成分及聚合程度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聚合程度低的胶原微纤维直径小,仅几个纳米,也无周期性横纹结构,但横纹的出现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微纤维的粗细,如透明软骨的胶原微纤维粗约15~25nm,还未见横纹结构。而一般纤维结缔组织中,自10~100nm的胶原微纤维均显横纹结构。当胶原微纤维聚合至3

7、0nm粗的直径时开始出现横纹周期。在各种不同的结缔组织中,胶原微纤维的粗细差别很大,一般为15~25nm,在角膜处为30nm,在皮肤约60nm,在腱为30~120nm。此外,随着结缔组织老化,微纤维也可增粗至200nm。另一方面,也有由胶原微纤维直接逐渐组成胶原的纤维情况,而没有经过胶原原纤维中间一级。胶原蛋白分子,为一种由三股多肽链成螺旋状缠绕而成的绳索状长分子,粗约1.5nm,长约300nm,它们平行聚合形成胶原微纤维。平行的相邻分子之间纵向错开1/4分子长度(即约70n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