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课堂练习二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课堂练习二

ID:1221847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08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课堂练习二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课堂练习二_第2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课堂练习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课堂练习二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注音或写字。(4分)①坦荡如dǐ()②秀qí()③qiú()枝④旁yì()斜出⑤积雪初róng()⑥纵横jué()荡⑦yānyān()()欲睡⑧参()天2.根据课文默写。(6分)①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②淮南秋雨夜,。(《闻雁》韦应物)③,乱群鸡里有风标。(《池鹤》白居易)④,泥香带落花。(《迎燕》葛天民)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⑴有仙则名()⑵谈笑有鸿儒()⑶无丝竹之乱耳()⑷无案牍之劳形()  4.依次填入下列

2、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⑴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_______,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⑵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________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⑶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________出迷人的风姿。A.监测维护显现B.检测维护显见C.检测维持显现D.监测维持显见5.修改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使它和未画线部分形成对偶。(2分)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改为: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2分)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

3、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意。(2分)答: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分)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语。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4、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只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东南风大起。根据文段中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10个字以内)2一、阅读与赏析(共36分)(一)(14分)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之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9.解释加

5、点的词语。(4分)①凤责之曰()②贺汝何用()③何以贺与()④语及蝙蝠之事()10.指出下面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并翻译这个句子。(2分)  如今之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11.蝙蝠不给凤凰和麒麟祝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2.你认为文中的蝙蝠变幻脸谱,跳来跳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3分)13.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类蝙蝠式的人物,你认为他们变幻脸谱,跳来跳去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3分)(二)枫叶礼赞(22分)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

6、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

7、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

8、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