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ID:12288219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一、引言马克思曾说:“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发展”。会计理论亦是如此,对我国会计指导会计实践,又在会计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本文的目的是基于葛家澍(2000)对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回顾与孙铮(2008)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回顾,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分析和评价。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从解放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会计模式由“英美会计”逐渐地转变为“苏联模式”。在此阶段内,通过对会计属性的理论论争,肯定了会计核算具有阶级属性。对会计对象的定义也有了新的、较为中国化的认

2、识:“会计对象是指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以及社会主义财产”。另外还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会计对象是在企业和其他单位中的资金运动”。在阐述会计的基本任务时,特别强调如实反映和加强监督;把会计分为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组成部分;在会计的本质上,得出了会计虽有阶级性,也有一定的特性的结论,并强调指出,会计既有为某一特定阶级服务的东西,也有为各个阶级共同需要的东西。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朝着实用方向有了深入的发展。第一,摒弃会计只有阶级性的极“左”观点,赞同会计具有“双重性”把会计视为“国

3、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第二,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会计学者们认真探索了会计的本质与职能等基本概念。关于会计的本质,产生了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中一种观点是由我国会计学家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1980)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活动论”;另一种观点是由我国会计学家余绪缨(1980)、葛家澍(1983)两位教授引进和主张的“信息系统论”。现在看来,“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正日趋接近,只是它们突出强调的会计职能有所不同。关于会计的职能,我国会计学者们虽然对于会计基本职能(反应和监督)的认识大致相同,但对于会计职能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分歧。通过讨论,会计职能已从2职

4、能(反映和监督或反映和控制)说发展为6个职能(反映、控制、监督、分析、预测、决策)甚至7个职能(记帐、算帐、报帐、进行经济分析,监督经济活动,预测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说。第三,引进并开展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研究。对与西方会计的引进,我国会计界最早引入的是管理会计。此后,学者们进一步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深入研究。随着资本市场发展,产生了用会计准则来规范,以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财务报告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财务会计。第四,围绕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展了有关会计准则及其理论的研究,并努力使其趋近国际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

5、0年代中期前,开始引进和介绍西方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学界在关注国际(国外)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同时,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制度背景,一方面积极进行理论体系、框架的梳理和构建,研究会计准则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也深入观察在与国际接轨或趋同过程中,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和经济后果。第五,组织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开展会计的新兴学科和新会计领域的探讨,并推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运用。四、展望未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国未来的会计研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与创新。1、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2、深化会计改革,对进一步建立

6、和健全中国的会计规范体系进行研究。3、要面向新世纪,面向知识经济,开展各种传统会计学科的纵深研究和新兴学科的开拓性研究。4、要进一步推动、鼓励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5、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案例研究、实地研究、经验研究等。6、在中国会计问题的研究框架构建中,理论分析可以产权理论为主,而不局限于代理理论,从而发掘中国会计问题的创新性学术成果。7、适当多关注国际文献中尚未解决的会计问题,追求学术文献的增量或创新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