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教案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教案

ID:12293986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教案_第1页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教案_第2页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教案_第3页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语文七上竹影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竹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3、理解游戏与艺术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四、 学习重、难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2、     3.了解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4.了解课文大意,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小组内试着分析。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北宋有个画竹的名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都有不少人登门求画,他画竹的妙诀在于: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经常观察,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刻于心。诗人晁补之称:“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同学们,你们对这一节课作好了准备吗?有信心和我一

3、起上好这节课吗? 2.请学生板书课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 1.扫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以“竹影”为题,主要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写人物活动?(活动) 2.自由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写了哪些活动? (合作探究,同桌讨论.) 3.根据学生发言归纳、板书:看天 看影 描影 谈画画 三、品读课文 1.听录音读1——3自然段,边听边在文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小伙伴们充满童趣天真烂漫的句子。 2.学生说句子,感知童趣。 3.投影出示句子,齐读、品味。 A.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跳将过来。 B.他不待我们回答,

4、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C.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 D.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4.佳句赏析。 导语:通过这些生动的语句我们感受到了三个小伙伴的天真可爱,作为一篇散文,文章的所表现的意境美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这段话: A、出示投影: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

5、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这段话其实就是交待时间的,但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美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 B、通过指导理解、赏析、朗读,品味语言的生动性,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

6、厚艺术功底的爸爸看在眼里,并且参与其中指导了一番,使孩子们对中国画技法了解不少。那么中国画在画法上和西洋画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5、6自然段,直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5、学生小声朗读5、6自然段,回答问题: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 6、投影出示句子:“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像照相。”指导理解。 7、比较鉴赏。(进一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四、质疑释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拓展延伸,走进童年: 导语:作者通过童年描画“竹影”的游戏悟出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看来艺术并

7、不是一件神圣、遥不可及的事情。也许童年的你也曾经有过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从游戏中获得了一些艺术上的启示,谁能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1.说童年。指名学生叙说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 2.说说游戏与艺术的关系。 教师小结:其实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就能发现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寻找美、发现美。 七、作业: 小练笔:写童趣。(要求:运用

8、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 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