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ID:12330860

大小:26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6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大祭(jì)     雍(yōnɡ)  樊(Fán)迟皋(Gāo)陶(yáo)伊尹(yǐn)取譬(pì)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问知(“知”,通“智”)(2)举直错诸枉(“错”,通“措”,安排,安置)(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乡”,通“向”,先前)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济(2)克(3)方(4)举(5)约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今义:①指丈夫或妻子;②指恋爱中的一方。

2、(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可以用来11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举直错诸枉(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公正的人)(2)不仁者远矣(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3)尧舜其犹病诸(名词用作动词,担忧、忧虑)(4)己欲立而立人(使动用法,使……站得住)(5)己欲达而达人(使动用法,使……行得通)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2)舜有天下,选于众。(状语后置)译文: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3)何谓

3、也?(宾语前置)译文:(这是)说什么呢?(4)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宾语前置)译文: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给予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么样?(5)问知。子曰:“知人。”(省略句)译文:(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整体·感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从根本上说,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重礼有序、融洽和谐的社会。而要实现这一理想,一方面,整个社会的人(特别是“士”)都要能够以礼来约束自己,宽待他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统治

4、者要能够实行“德政”——“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文脉·梳理]本文所选的几段文字是以处世待人的原则组织在一起的,其结构如下:[文本·层析]1.本文中关于“仁”,共有多少含义?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一是克己复礼为仁。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为仁。如,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三是“博施于民”“济众”为仁。在孔子看来,如果能够做到“博施于民”“济众”,那么,“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就不仅是“仁”,而且是“圣”了。可见,孔子眼里的“仁”是有层次、有内涵的,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2.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

6、人”这句话的深刻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学的消极原则(即否

7、定性的原则),因为它似乎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其实,它暗含着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思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在孔子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君上;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父亲;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兄长;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

8、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这样看来,实践“仁”一点儿都不玄妙,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3.从“克己复礼为仁”一句中可以知道什么是“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