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 复习

作物栽培学 复习

ID:12342165

大小:304.34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16

作物栽培学 复习_第1页
作物栽培学 复习_第2页
作物栽培学 复习_第3页
作物栽培学 复习_第4页
作物栽培学 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 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物栽培学》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指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2.作物(广义):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3.作物(狭义):主要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一般称大田作物或庄稼。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是大田作物。【作物可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作物】二、简答题。1.简述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作物栽培学

2、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包括作物的特征特性、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根据这二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栽培措施,以达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目的。2.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作

3、物栽培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潜力。】3.作物栽培学的特点。(1)复杂性;(2)季节性;(3)地域性;(4)变动性4.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法有哪些?(1)生物观察法;(2)生长分析法;(3)生长发育究法;(4)发育研究法5.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1)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水稻的两次绿色革命);(2)可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进一步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6.作物起源的研究方法。(1)调查

4、野生种、栽培种等种质资源的分布;(2)文化遗物考究;(3)史书文献考究;(4)语言学考究;(5)杂交育种与细胞学研究(如分析杂交种的育性、同功酶酶谱类型、基因片断诊断等)。307.作物驯化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有哪些?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说明脱粒性下降易于收获厚重皮、刺的退化有利于收获、利用种子、收获器官的大型化易于收获。早期生长旺盛有利于和杂草竞争种子、收获器官的密集化马铃薯的块根、玉米和向日葵的花房从离散型转向密集型,易于收获收获指数提高干物质向收获器官的分配率提高,增产休眠性降低等、发芽一致化硬子(har

5、d-seed)、种子的休眠性或对光的要求消失降低,使发芽整齐开花、成熟一致化有利于收获、管理从多年生到一年生如棉花,在无霜地域也可能栽培从异花繁殖到自花繁殖有利于维持集团的均一性种子不孕率降低一粒小麦-〉二粒小麦-〉6倍体小麦,二条大麦-〉六条大麦的进化耐肥性提高通过增施肥料提高产量成份的变化甜菜的糖含量增加、乌冬面用小麦低直链淀粉品种8.提高收获指数对产量的影响。品种改良对作物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收获指数(经济系数)实现的。所有改良后的新品种都比旧增产,但生物产量无显著变化,主要是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9.

6、简述作物与人类的依存关系。通过驯化野生植物向着有益于人类进化,并且成为了作物,然而,这些作物如果离开了人类的各种栽培管理,他们将很难在自然界中维持其群体或种(品种)的特性,很难生存延续。因此,人类的存在对于作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样驯化了的作物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必要的。换句话说,作物是和人类之间存在共生关系的一类植物。在农耕开始之初,人和作物的共生关系是很松散的,但是随着作物进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关系越来越紧密。并且这种共生关系体现在作物整过进化过程之中。所以,将作物进化向着人类希望的方向引导,不断地加以改良,

7、是人类永远的课题。另外,在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作物对盐胁迫、水份胁迫的耐性,增强作物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也是是我们今后的重要课题。10.作物(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1)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2)按作物生物学特性分类;(3)按作物播种或收获季节分类;(3)按繁殖方式分类。3011.作物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为哪些?(1)粮食作物:a、(禾)谷类作物;b、豆菽类作物;薯类作物;(2)工业原料作物(或经济作物):a、纤维作物;b、油料作物;c、糖料作物;d、嗜好类作物;e、

8、其他专用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豆科的苕子、紫云英、苜蓿、田菁、草木犀雨久花科的水葫芦,天南星科的水浮莲12.根据对温度的要求分类,作物可分为哪些类型?(1)喜温作物:生长适温20~30℃,我国多数地区气候温暖,故喜温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温凉型:如大豆、谷子、甜菜等。温暖型:如水稻、玉米、棉花、甘薯。耐热型:如高粱、花生、烟草、苜蓿。】(2)喜凉作物:生长盛期适温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