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复习

作物栽培学复习

ID:26228183

大小:10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5

作物栽培学复习_第1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_第2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_第3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_第4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物栽培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短日照,短日照促进发育,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稻、玉米、棉花等。2.收获指数:又称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3.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数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这一时期就叫作物营养临界期。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

2、之差为有效温度。作物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5.棉花铃重:指棉花单铃子棉重,以g表示。6.冬发油菜:越冬时幼苗有9~10片绿叶,叶面积指数在1.5以上,开盘直径在30cm以上的油菜,称为冬发油菜。7.水稻僵苗:水稻移栽后不长新根、不分蘖,生长基本停滞。8.水稻有效分蘖:能最终正常抽穗结实的分蘖为有效分蘖,一般在拔节以前15天发生的分蘖,其有效的可能性较大。9.温度三基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三基点。10.复种: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

3、式。11.感光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需要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12.棉花衣指:指100粒子棉上纤维的重量,以g表示。13.作物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麻类、薯类、绿肥、甘蔗等,生育期是指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的总天数。14.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作物各器官的建成呈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叫做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生长(或伸长)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15.物候期: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

4、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16.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总干物质的收获量。17.复种指数:指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18.作物春化:有些作物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作物春化。19、棉花衣分:指一定重量的子棉中,纤维(皮棉)所占子棉的百分比。20.水稻断奶肥:水稻秧苗3叶期时,胚乳养料基本耗尽,靠从土壤中吸收养料,为此时补充养料而施的一次肥。21.冬壮油菜:幼苗有7~8片叶越冬,叶面积系数0.8左右,苗架像菜碗般大小的油菜。22、全生

5、育期(作物大田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所需时间。以天数表示。23、LAI:总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24、收获指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25、无效分蘖:禾本科作物发生的分蘖,其中一部份出生较迟的,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到结实的小分蘖称为无效分蘖。26、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在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或:水稻在最适宜生长发育的短日高温条件下,从播种到抽穗的最少日数。可变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日数。27、相对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

6、植株的重量增加量,通常用g/g.d或g/g.周表示。28、油菜的感温性:是指油菜苗期受一定低温度时期诱导,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特性。29、油菜的感光性:是指油菜苗期受一定长度光照周期诱导,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特性。30.相对生长率(RGR)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通常用g/g.d或g/g·周表示。31.净同化率(NAR)表示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32.叶面积比率(LAR)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L/W)称叶面积比率,即单位干重的叶面积。33.比叶面积(SLA)比叶面积也称叶面积干重比,为叶面积与叶干重之

7、比,在某种意义上是叶子相对厚度的一种度量。34.叶干重比(LWR)叶干重比是叶的干重与植株干重之比。35.作物生长率(CGR)作物生长率又叫做群体生长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36.温度五基点:二、判断题1.温度对禾谷类作物子粒蛋白质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抽穗至成熟期,蛋白质含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因此,一般情况下,我国麦类作物蛋白质含量随着纬度升高,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提高。…………………………………………(√)2.薯类作物主要用于生产淀粉类食物,都属于植物学的茄科。………………(×)3.不同纬度地区间相互引种,重

8、点应当了解作物的感温性,否则可能造成引种失败。…………………………………………………………………………………(×)4.我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均起源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