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ID:12344409

大小:24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6

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港四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路跨南水北调总干渠大桥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路跨南水北调总干渠大桥工程项目部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设计依据………………………………………………………4三、安全用电施工目标……………………………………………4四、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5五、确定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6六、负荷计算………………………………………………………7七、设计配电系统………………………………………………

2、…8八、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4九、安全用电组织措施……………………………………………16十、安全用电防火措施……………………………………………16附图1、…………………………………………………20附图2、…………………………………………………20施工现场线路布置图………………………………………22一、工程概况郑港四路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北区,根据《郑州航空港IT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郑港四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采用三幅路形式,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形式为50m(红线宽)-5m(人行道)-7m(非机动车道)-

3、2m(边绿化带)-22m(机动车道)-2m(边绿化带)-7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在郑港四路东段,该道路中心线在桩号0+280.04处于规划南水北调总干渠河道中心线呈89.04度斜交。根据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需要修建桥梁一座。根据水利部门提供的南水北调干渠水文数据,桥位处南水北调总干渠控制宽度为117.38M,其中主河道底宽21米,边坡坡度为1:2.5,在两侧坡顶位置个设置有一道5m宽的马路,并在西马道外侧设置有一道防洪堤。干渠设计水位为:121.651m,设计加大水位:122.294m,据此确定跨径布置为:30米(边跨)

4、+40米(中跨)+30米(边跨)桥梁主跨范围为K0+233.04~K0+333.04。桥梁两侧设置有桥梁引道,引道工程西起银河路,东至渠东路,工程全长543.1m,其中桥梁主桥桩号范围为0+233.04~0+333.04(不含搭板);东侧引道范围为0+338.76~0+502.4,引道全长约339.26。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工程场地位于郑州市航空港区北区,场地附近多为耕地、村庄、道路。地下水水位4.9m-5.6m(高程约113.5-114.6m),年幅变化为1.0m。工程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

5、蚀。1、桥梁工程(1)、桥梁结构形式桥梁跨径布置为:30米(边跨)+40米(中跨)+30米(边跨)。桥梁主跨范围为K0+233.04~K0+333.04。全桥桥面面积约为5100m2。21(2)、上部结构设计桥梁横断面布置为三幅桥形式,边桥有两块边梁和两块中梁组成,边梁宽2.85米,中梁宽2.4米,湿接缝宽1.013米,中桥桥有两块边梁和六块中梁组成,边梁宽2.85米,中梁宽2.4米,湿接缝宽0.554米,中桥和边桥梁高均为2米。施工时采用工厂C50砼预制箱梁,现场架设箱梁后,再现浇墩顶连续段和桥面板湿接缝,既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工艺

6、。桥面铺装:采用10cmC50水泥混凝土和10cm的沥青混凝土,中间涂一层水泥基防水涂料。(3)、下部结构设计a、桥墩、桥台桥墩形式主要采用圆柱型桥墩,桥墩上横向设双支座,桥台采用重力挡土式桥台。b、桩基、系梁、承台桥梁基础主要采用1.8m(桥墩)、2-1.5m(桥台),桩基为摩擦桩。桥台承台高度为2.0m。(4)、其他构造桥面铺装由上至下分别为4cmAC-13细粒式沥青砼、6cmAC-20中粒式沥青砼、防水层、10cm厚C50钢筋混凝土铺装(沿箱梁双向坡1.5%)。(5)、主要建筑材料上部结构箱梁、桥面铺装:C50砼防撞护栏、挡土

7、墙、桩基承台、后台撘板:C30砼桥墩墩身、桥台盖梁:C40砼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f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材及型钢一律采用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21钢板应采用Q235B钢板。2、引道(1)、道路结构车行道路面结构:全线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为79cm,自上至下依次为: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7cm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0.6cm厚乳化沥青下封层,36cm厚

8、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18cm厚水泥石灰土。为减少车行道基层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影响,在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部铺设玻纤网土工格栅一道。技术要求:抗压强度≥50KN/m,最大负荷延伸率≤3%,网孔尺寸为15×15mm;土工材料质量及施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