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

ID:12345391

大小:7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6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_第1页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_第2页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_第3页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_第4页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独立本科段)专业药剂学(二)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剂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是研究药物的制剂设计和制备理沦、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科学,是具体研究和论述药物制剂基本理论及剂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各种剂型的制备过程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各药物剂型的特征和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熟悉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各种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辅料、制备

2、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为从事药物制剂的研究、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剂型的设计及制剂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制剂的质量进行正确地评价。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药剂学被定义为“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应是站在药学各学科(药物化学、药理学、有机、无机)的前沿,站在工业化大生产和药学基础研究的交叉点上,站在临床医学和药物学之间,一方面,将药物化学和医学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成直接可应用的产品,通过合理地设计剂型、给药途径、制备工艺,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转变;另一方面,直接向工

3、业化大生产提出要求,设计更合理的机械和设备;它还应深深了解临床医学在治疗疾病中的问题和需要、对产品的要求和期望,加以解决。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剂学、药物剂型、药物制剂的概念2.掌握药典、药品标准、处方与非处方药、GMP、GLP、GCP的概念3.熟悉剂型的分类,了解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了解药物的传递系统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药剂学的基本概念(重点):药剂学、制剂和剂型的概念;(2)药剂学的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了解)(3)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一般)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医药情报

4、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4)药物剂型与DDS(次重点)理解:剂型的重要性;剂型的分类;药物的传递系统(DDS)(5)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次重点,理解)(6)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熟悉)识记:药品标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外药典;(7)GMP、GLP与GCP(次重点)识记:GMP的定义理解:GLP、GCP的定义及目的(8)药剂学的沿革与发展(一般)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熟悉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的定义与应用2.掌握药物溶解度的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3.掌握药物的溶出速度的定义及增加溶出度的方法4.熟悉药用溶剂的种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

5、标(一)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重点)理解:药用溶剂的种类识记:药用溶剂的极性参数(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的定义及应用(二)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重点)识记: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与测定方法;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溶解度的办法理解:药物溶出速度的表示方法;影响溶出速度的因素和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三)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一般)识记:溶液pH值与pKa测定;识记:药物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的测定方法第三章表面活性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特征;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掌握胶束、CMC、HLB值、增溶等概念3.熟悉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

6、对吸收的影响及其毒性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概述(重点)理解: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特征识记: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次重点)识记: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次重点)理解:临界胶束浓度及测定理解:HLB值的计算;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识记:HLB值、CMC、Krafft点和起昙的定义理解: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四)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次重点)识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其对应的HLB值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散体系的概念、分类2.熟悉微粒分散体系在药

7、剂学中的意义;熟悉微粒大小的测定方法3.掌握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的关系,微粒的动力学、光学、电学性质4.熟悉微粒分散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稳定性、絮凝与反絮凝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概述(重点)理解:分散体系的概念、分类;识记: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重要意义(二)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一般)识记:微粒的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三)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一般)识记:微粒分散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稳定性、絮凝与反絮凝的定义第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