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

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

ID:12354031

大小:1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_第1页
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_第2页
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_第3页
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_第4页
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之对南海问题的讨论分析姓名:见第一页姓名列表学号:见第一页学号列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0级土木工程专业13班任课教师:郑晗琳、唐方利老师6参与调研同学姓名及学号列表:组员姓名伍骁瑶漆思畅陈涵周述燚组员学号20105961201057592010604620105959组员姓名朱玉兴朱鹏举覃磊谭鹏飞组员学号20105930201057272010610120096215目录摘要、关键词、引言…………………………………………………………………………………21、中国与南海

2、诸岛的历史渊源…………………………………………………………………22、中国的南海诸岛主权被侵犯…………………………………………………………………33、出现南海纠纷的原因……………………………………………………………………………44、解决南海问题的方法……………………………………………………………………………55、结束语……………………………………………………………………………………………5参考文献……………………………………………………………………………………………5致谢…………………………………

3、………………………………………………………………6附件1………………………………………………………………………………………………66摘要:众所周知,现在中国南海以成这个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权益角逐的主战场,南海问题成了中国与南海诸国之间争论的焦点,中国与南海的诸国之间纠纷不断。然而现今南海问题演绎到何种程度?南海纠纷将何去何从?做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对此问题有何看法?就这些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一个调研,然后进行了讨论分析。关键词:南海资源纠纷解决方式引言: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南沙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

4、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起,越南等诸多东南亚国家却声称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并侵占了大部分岛礁,这令每一个中国人义愤填膺。因此,借助此次《形势与政策》调研实践活动的大好时机,我们小组有必要就此开展调研,了解南海现状,进而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此次调研,我们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共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见附件1),所发放的调查问卷全部收回。被调查者中男生占72.5%,女生占27.5%

5、。其中所有的被调查者认为海域主权对一个国家来重要或者很重要;对于问题2(您对南海问题了解吗?),5.8%的被调查者的答案是很了解,12.3%的被调查者的是答案了解,57.1%的被调查者的答案是知道一些,24.8%的被调查者的答案是不太了解;对于我国面对的南海现状只有9.6%的人感到满意,且有25.5%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应该以武力手段来解决此问题,而在不认同采用武力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被调查者中有87.2%的人认为战争成本大,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国实力不足,应韬光养晦;毫无疑问,绝大部分被调查者

6、认为在南海纷争中越南对中国的威胁最大;认为南海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是我国海洋作战能力有限、牵涉国家众多的被调查者分别占22.3%、29.9%。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1、中国与南海诸岛的历史渊源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面积最大的太平岛约0.443平方公里,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还有: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北子岛,南子岛和敦谦沙洲。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赤道200海里,距祖国大陆约1000海里。早在东汉时期杨孚的《异物志》

7、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元代,对南海诸岛

8、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明代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6》中标有长沙和石塘。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