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开示译文

印光大师开示译文

ID:12358493

大小:1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印光大师开示译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印光大师开示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印光大师开示译文:趣入佛道的道路有很多,只是根据每个人的志趣根性而定,没有一个完全固定的法门。但有一个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诚和恭敬,这两桩事情,就是未来有无量诸佛出现于世间,都是不会改变的。但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想要快速消除业障,快速证得无生法忍,如果不在诚和恭敬上面下功夫,就如同树木没有根而要茂盛、鸟儿没有翅膀而要飞翔,这如何能够达到呢?世间的人读书,绝大多数都没有敬畏。早上起来不洗脸漱口,上厕所不洗手,或者将书随便仍床上,或者干脆把书当作枕头,晚上睡觉躺着看书,睡着了就把书和杂乱的衣服放一起,

2、就算是在书桌上读书,读了后也同其他杂物放一起。如此把装载着圣贤人宝贵的语言书,当成破的旧纸一样,一点也不介意,一点没有尊敬的意思。对于我们学佛,唸佛法门是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也是最广最大的法门,但是必须要非常恳切和至诚,才能感应道交,那么当生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懒惰懈怠,一点诚心恭敬都没有,固然可以种一点未来的善根因缘,但是亵渎轻慢的罪过,那也是不堪设想的。佛经是三世诸佛的老师,是如来的法身舍利,应该把佛经当作是真佛一样看待,不可以仅仅看成是纸和墨汁如此简单,面对佛经佛菩萨象的时候,要如同忠臣

3、奉事圣主、孝子阅读父母留下的遗属一样的恭敬至诚,如果能这样去做,那么没有什么业障不能消掉,没有什么福慧不能具足。现在很多有学问的人都学佛,然而都是草率的读读、了解一下意思,以作为口头的功夫,用来博得是佛学通家的名称而已,而对于既恭敬至诚有依教修持的人,那确实太难得可贵了。我常说,如果要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向恭敬中去求得。有一分的恭敬,那么就能消一分的罪业,增加一分的福慧;有十分的恭敬,则能消除十分的罪业,增加十分的福慧,如果没有恭敬而且还亵渎轻慢,那么罪业也与日俱增,福慧与日俱减,不是太可悲了吗

4、!礼佛诵经持咒唸佛,如此种种的修行,都应当以真诚和恭敬为主,如果真诚恭敬到了极点,纵然佛经里面开示的功德不能在凡夫地得到圆满,但那得到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如果没有真诚和恭敬,那就和唱戏没有两样,而里面的苦乐悲欢都只是虚假的,并不是真的从里面出来的。纵然有些功德,那也不过是人天道的愚痴福报而已,而且因为这个愚痴的福报,还会因此而造业,那么将来的苦果,怎么能够了断。说到真诚和恭敬,这世人都知道,而这里面的道理却世人大多迷惑。某人如果罪业深重,企图要消除罪业而报答佛恩,每每寻求古大德修行的典范,因此而知道

5、真诚和恭敬,确实就是超凡入圣了脱生死的最妙的秘诀,所以要常常对有缘的人谆谆告诉他们。对于阅读佛经,如果打算当法师,为众生宣扬佛理,应当先阅读佛经原文,其次看佛经的注解和疏,如果精神不充足而且见解过人,难道不徒劳心力、虚度岁月吗!如果打算亲身得到佛法实际利益,必须要至诚恳切,清净身口意三业。或者先端端正正的坐一会,凝定身心,然后拜佛再朗诵、或者默念、或者拜佛后端正坐一会,然后翻开经典诵经。必须端正自己身体坐着,好像面对着圣人,亲耳聆听圣人教诲一般,不敢萌发一念的懈怠,不敢起一念的分别,从头到尾,一直阅

6、读下去,不去管经文的语言和意思,全部不要理会,像这样阅读佛经,根性利的人是能够证悟二空的理、证得诸法实相,即使是根性迟钝的人也能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大师曾经说,但看金刚经,就能明心见性,就是指的要这样去读经,所以名为「但」,能这样去看大乘佛经,都能明心见性,岂独有金刚经能如此。如果读经时一边读一边去分别,这一句什么意思、这一段什么意思,这些全是凡情妄想,卜度思量,怎么能和佛的意思吻合、和经的义旨圆通,这样能消除业障、福慧增长吗?如果知道恭敬,犹能种少许善根,倘若全都像老学究一样读儒书,那么亵渎

7、轻慢的罪,就很大,因为善因而召感恶果,就是这样的人啊。古时候的学佛人注重听经,因为这样心不容易起分别,如有一个人出声诵经,另一个人在旁边摄心谛听,字字句句,清清楚楚,他的心很专注,不敢去攀外界的一切色声缘,如果稍微放松自己,便会被打断,文义就不能贯通了。诵经的人有佛经文字看,不用太摄心,也可以把经文唸得清清楚楚,听的人以声音为依托,如果一旦放松自己,听的状态就割裂了。如果能够这样听经,那么和用至诚恭敬心读经的人的功德相同,如果诵经的人恭敬程度稍微低了,那么就不能和听经的人的功德相比。现在的人把佛经当

8、成是旧纸一般,经案上杂物和经书乱放一起,而且手不洗净,口不刷净,身体或者摇摆不定,或者脚翘起,甚至于打屁抠脚,一切都肆无忌惮,本来是打算读经灭罪增福,那就只有消灭佛法的魔王赞叹证明,说这人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著的妙道,真正修行的佛弟子看到了,只有黯然伤神、潸焉出涕,只叹魔王眷属横行,无可奈何啊。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难道用分别心能够得到吗!有位古大德书写法华经,一心专注,以致于念极情忘,天黑了,依然还在写,侍者进来提醒他说天已经黑了,怎么还写,随即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