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

ID:30131893

大小:80.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7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_第1页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_第2页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_第3页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_第4页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常见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种种误区须知一、念佛人忌不了解净土法门修持方法,盲修瞎练。《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1、净土五经:《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2、《净土十要》、《印光大师文钞全集》新版共六本、《安士全书》、《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寿康宝鉴》、《临终须知》、《藕益大师弥陀要解》、《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净土圣贤录》及其它净宗祖师语录等!二、念佛人对研教,参禅,修密的态度:A:禅律密净皆是了生死之大法,然末世众生分上论,则非修净土法门,决难现生了脱。以

2、余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兼仗佛力,佛力自力奚啻天渊悬殊。不知此义,妄效大力量人之修法,殊难得真实益。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上圣下凡,修佛道者之归宿处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尽华藏世界海诸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况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者乎!B: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地位,以烦惑未断,犹不能即生了脱!C:密宗虽云可以成佛,然能成者,决非博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为千稳万当之无上第一法则也!D:当今之世,纵是已成正觉之古佛示现,决不另于敦伦尽分及注重净土法

3、门外,别有所提倡也。使达摩大师现于此时,亦当以仗佛力法门而为训导。时节因缘,实为根本。违悖时节因缘,亦如冬葛夏裘,饥饮渴食,非为无益,而又害之!E:但能通达经论,悟明心性,而烦惑未断,依旧轮回!G:“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F:佛法浩瀚,博地凡夫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外,别无有能满其所愿者。世有多少聪明特达之士,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反浅近视之,而不肯修。盖其平素注意深妙之理性,而不详思佛力之叵测,以故弃佛力仗自力。自负为大通家,罕得其实。反逊愚夫愚妇无知无识者横超三界,高

4、登九莲,至自己仍在生死苦海中沉沦莫出,岂不大可衰哉。此世间学佛者大多数之通病。若学此学彼,纵将三藏十二部读得烂熟,仍于生死无关!净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成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未由。末世众生,根机浅薄,欲于教义禅宗,得真利益,甚难甚难。唯净土法门,方可依怙!G: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H:净土法门,决无口传心授之事,任人于经教著述中自行领会,无不得者。I:博地凡夫障深慧浅,

5、善根微薄,寿命短促,欲仗自力竖出三界,譬如沙子一粒,入水即沉。若以数万斤大石装于船中,石虽重大,因有船载,可以不沉,可见自力佛力难易!J:以禅为净,以净为禅。俾念佛者不致力于信愿,而致力于参究,纵有所悟,由无信愿,不能仗佛力往生西方,由未断惑,不能仗自力了生脱死;K:古德多皆主持名,以下手易,而成功高也。净土法门,若果信得及,守得定,随已所乐,诸大乘经论,皆当读诵。倘此道尚未究明,一涉博览,或恐舍此取彼。则欲了生死,难之又难矣!L:有谓光禁人读大乘经者,此乃不知利害,妄充通家之所说耳!若不先将净土法门之所以,彻底明了,其于种善根,明

6、教理,则或有之,于即生了生脱死,或恐无有希望。以注重读诵研究,以期开悟而自证。不复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事也,不知凡夫具足惑业,欲仗自力,于现生中了生脱死,甚难甚于登天!M: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净宗不通,一学余宗,稍有所得,便将净土置之度外。将来所得之益,只可作将来得度之因,决不能即生便出生死也!今之学佛者,多半皆属好高务胜,欲于大众前作大通家,并非为了生死而学佛也。三、念佛人忌犯自未得度却欲广度众生之大过患

7、!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为有大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是以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此过份之狂妄心,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四、念佛方法A:念佛人忌静坐时切不可掐珠,掐珠则神不能定,久则受病,卧时亦然!念佛人忌卧倒姿势出声念佛,伤气;B:念佛人宜小声念念,默念念,忌不可一味大声着力念,否则必致受病;C:聚道友念,宜分三班,一班出声绕念,两班静坐密念,

8、如此成天念,不至过劳。若一同出声念,久则过劳,或致受病;D:念佛须声音高低适中,缓急合宜,若高声如赶贼之猛烈,始则心火上炎,或至吐血,以成不治之病;E:念佛人当善调身心,心远离妄念,身得闲暇无病,方可办道;F:念佛忌夹杂:举其正夹杂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