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

ID:12364645

大小:1.64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6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_第1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_第2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_第3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_第4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ppt课件阶段滚动检测(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阶段滚动检测(四)(第三~八章)(90分钟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滚动单独考查)化学中的下列常数不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B.溶度积常数C.水的离子积常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选D。A、B、C均受温度的影响,而阿伏加德罗常数为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定值,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2.(2016·厦门模

2、拟)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用于制取氨气B.实验②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从酒精溶液中制取无水乙醇【解析】选C。A.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但是二者受冷又化合生成了氯化铵,得不到氨气,错误;B.实验②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错误;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正确;D.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

3、的位置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中水流动的方向应是从下口流入,从上口流出,错误。3.(滚动单独考查)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的单质具有两性,所以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B.Z、W、M的氧化物均可做耐高温材料C.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备Z、W的单质D.Y的单质有剧毒,而且其着火点低,常保存在冷水中【解析

4、】选B。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推出X为N;X、Y同主族,推出Y为P;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推出Z为Mg,W为Al,M为Si。A、Si不是两性的,但发生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故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上述氧化物分别是MgO、Al2O3、SiO2,都是高熔点物质,可以做耐高温的材料,故正确;C、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用电

5、解氧化铝的方法得到铝单质,故错误;D、白磷有毒,红磷的着火点高,白磷常保存在冷水中,红磷隔绝空气保存,故错误。4.(滚动单独考查)(2016·东营模拟)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O(l)ΔH1=-67.7kJ·mol-1[来源:学科网]②H+(aq)+OH-(aq)H2O(l)ΔH2=-57.3kJ·mol-1③Ba2+(aq)+S(aq)BaSO4(s) ΔH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HF(aq)H+(aq)+F-(aq) ΔH>0B.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

6、反应中,盐酸量一定,氢氧化钠溶液量越多,中和热越大C.ΔH2=-57.3kJ·mol-1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盐的中和热D.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kJ·mol-1【解析】选C。A项,根据盖斯定律,HF(aq)H+(aq)+F-(aq) ΔH=(-67.7+57.3)kJ·mol-1=-10.4kJ·mol-1<0,A项错误;B项,中和热与反应物的量无关,B项错误;D项,由反应③知,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生

7、成难溶盐和水,放热量增多,即ΔH<-114.6kJ·mol-1,D项错误。5.(滚动单独考查)(2016·黄山模拟)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某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两极区间的隔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LiCoO2Li1-xCoO2+xLi。关于该电池的推论错误的是(  )A.放电时,Li+主要从负极区通过隔膜移向正极区B.放电时,负极反应xLi-xe-xLi+C.充电时,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负极(C)上锂元素被氧化[来源:学

8、科

9、网Z

10、X

11、X

12、K]【解析】选D

13、。由题知放电时的反应为Li1-xCoO2+xLiLiCoO2,则正极反应为Li1-xCoO2+xe-+xLi+LiCoO2,负极反应为xLi-xe-xLi+,Li+主要从负极区通过隔膜移向正极区,A、B项均正确;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C项正确;充电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