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

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

ID:12367293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_第1页
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_第2页
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_第3页
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_第4页
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设与生成,演绎高中信息技术精彩课堂【摘要】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的意外,一旦“不速之客”出现,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关键词】预设  生成  错误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  精彩课堂一堂课,预设是有序和高效教学的前提,而生成则更关注教与学的互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群体水平,这是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是教学文化中最具有魅

2、力所在。对学生来说,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对于错误,教师如能合理、巧妙地利用,就能有效推进教学创新;创设互动、开放的课堂促进资源生成,也能成为课堂中的亮点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一、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激发信息技术课堂生命活力。1、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为了追求教学流程的顺畅,在教学时不少老师层层作铺垫,处处作设防,努力避免或减少学生的错误,可往往事与愿违,冷不丁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事实上,学生的错误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学生出现错误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利用得当,学生的错误有时会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能提供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3、并且经历从错误走向正确认识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反思能力。教学案例一:在以前“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题库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的操作题(将文档中所有的“二氧化碳”替换成“CO2”),在这个题目中由于CO2中的2是一个下标,所以给这个题目增加了不少难度。虽然同学们都知道应该使用WORD2000中的“查找、替换”操作,但至于到底如何操作同学们心中都没底,于是本人让同学们自己先试着去探究。经过五分钟的自主探究后,请了几位同学讲了一下他们的解决方案。生1:先在文档的最上方输入一个标准的“CO2”,并将其复制在剪贴板中,然后逐行扫描,遇到一个“二氧化碳”就用剪贴板中的“CO2”将

4、其替换掉。生2:这个方法有点麻烦,逐句扫描法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遗漏,如果文档较长的话工作量将会变得很大。我们还不如先查找到所有的“二氧化碳”,然后将它们都替换成“CO2”,这个时候的“CO2”中的“2”是大写的2,再做一次查找换操作,将其中的“2”都用下标2来替换不就成了。也就是作两次查找、替换操作。通过两个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阐述,此时同学们一定有种豁然开朗的快感。虽然生2同学没有注意到一个小的细节问题,我也就将就就错,因利势导让它继续错下去吧。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解决方法怎么样?顿时有些学生的脸上的乌云变成了开了花的笑容。然后我对生2同学

5、作了鼓励,让他将刚才的描述在电脑上用广播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作了个演示。他在操作的过程中技术很娴熟,文本录入时也很细心,一会儿就做完了。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的方法比第一位同学的要快好多,请同学们看看文档中的“二氧化碳”有没有都改成“CO2”,还有没有问题?5此时我顺势让学生去观察文档中出现的问题。有多数学生3:文档中所有的2都改成了下标2,不该改的也改过来了。师:哦,终于有同学看到了这一点,文档中所有的2都变成了下标2。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提示:同学们解题大的方向是对的,还是使用查找、替换的方法,只是同学们当时没有注意到一个小的细节。生4: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先将“二氧化

6、碳”替换成“CO*”,因为文档中没有*号,然后再查找所有的“*”替换成下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请同学们去试一下呢!最后这个问题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被掌握了。这种操作方法操作难度最大,显然效率也是最高的。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本人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2.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认真倾听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思考程度,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及时对教学内容、

7、教学难易、教学思路、教学环节等作出合理的取舍和调整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机智与否的生要指标,也是衡量一次教学活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志。有时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作出合理的调整,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学案例二: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1.1信息及其特征,在让学生看完书上所提到的四个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后,让学生根据我的提问来说出信息的特征。通过PPT演示:1.人们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