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

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

ID:12369754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_第1页
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_第2页
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_第3页
资源描述:

《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秦亮甫治疗顽固性面瘫医案举隅作者:王为凤关键词:秦亮甫顽固性面瘫医案名医经验   秦亮甫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上海市名中医,行医50余载,擅长针药并施,重视内外结合,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笔者有幸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期间,跟秦师临证,现举例顽固性面瘫病案述之。   医案一   李××,女,54岁。1996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2个月前突然出现左耳局部疱诊后引起左侧面部瘫痪,曾用抗病毒药物、维生素B1、B12注射液、针刺、水针、推拿等多方法治疗,无明显好转。刻下:患者左眼闭合不全,左口角偏向右侧,左侧鼻唇沟变浅,左额纹消失,吃饭时食物滞留口

2、中,鼓腮漏气。苔薄黄偏燥,脉稍细软。诊断:左侧面神经瘫痪。治法:祛风平肝,调和气血。方药:炙僵蚕9g,炙全蝎3g,钩藤15g(后下),石决明30g(先煎),天麻9g,当归9g,太子参15g,麦冬9g,黄芩9g,黄芪15g,升麻6g,柴胡6g。水煎服,日1剂。   温针灸治疗:阳白、攒竹、丝竹空、睛明、颧髎、牵正、地仓、颊车、下关、听宫、合谷、翳风、风池、足三里、太冲,在翳风、地仓、攒竹、下关、阳白、颧髎穴针刺后,针柄上捏上艾绒施灸。   二诊:1996年12月11日。经治疗后左侧面瘫有好转,左眼用力能闭合,左侧面肌已有主动运动。左下唇尚未正。苔黄腻,脉细软。针刺取穴

3、加夹承浆、睛明。原方加川朴9g,苍术9g,茯苓15g,陈胆星9g,杞子15g,杭菊9g。治法:清热化湿,牵正通络。经上法加减出入治疗近2个月,面瘫痊愈。      按:《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门•偏风口歪候》云:“偏风口歪,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故令口僻也。”《类证治裁》云:“口眼歪斜,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也。”由此可见,面瘫一证,多由患者气血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疏松,脉络空虚,以致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上犯头面、少阳、阳明脉络,气血运行滞涩,经筋肌肉失于濡养,弛纵不收而发病。因此,其为本虚标实之证,故面瘫治疗时,无论在早期、中期、晚期均应标本兼治。      

4、秦师治面瘫主张辨证施治、补泻兼施、扶正祛邪、整体调整,方能抗病祛邪,屡收良效。方药中太子参、黄芪、麦冬、当归、升麻、柴胡、炙全蝎、炙僵蚕以益气扶正养血、祛风通络;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抑肝阳;黄芩泻肝火。     《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据秦师经验,局部温针灸更有利于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温通经络、温补中气、扶正祛邪,能消除局部缺血水肿,对周围神经的损伤变性具有明显再生修复作用。针灸治疗以局部取穴与远道循经辨证取穴相结合,以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为主。局部取穴:翳风为手足少阳之会,穴性疏风通络、清热散结,其深层正当面神经

5、发出之处。翳风、风池属少阳、又是阳维脉之交会穴,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尤适用于耳后乳突痛。地仓、颊车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地仓透颊车有祛风邪,通络止痛之功效。牵正穴在咬肌中,又布有面神经分布,可疏通气血。      局部配穴:眼睑闭合不全:阳白;皱额困难:攒竹透丝竹空;颏唇沟歪斜:承浆透地仓,夹承浆;眼睑不能闭合:睛明浅刺轻捻转不留针;不能鼓腮吹哨:下关透颧髎。     远道取穴:《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大肠手阳明之脉,……左之右,右之左,上

6、挟鼻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从走向可知属循经远取穴,足三里又是扶正固本之要穴。取双侧,应用补法,可扶正祛邪。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属循经远取法,有“面口合谷收”之称;据以上经脉,左之右,右之左走向,取健侧。[1]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取双侧,调肝经之气,用泻法治唇吻(口呙)斜最为有效。[2]     秦师认为经脉气血是左右交叉和相互贯通的,因此秦师常根据经脉的走向灵活取穴。面部腧穴常针刺健侧用泻法,温针灸患侧用补法,意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以疏调局部气血,方能奏效。     医案二     魏××,男,72岁。1999年6月2日初诊。患者1月余前行腮腺瘤

7、切除术,术后左侧面瘫。刻下:抬额左额纹消失,左眼闭合不全5mm,左鼻唇沟消失,口角歪向右侧,伸舌左偏,鼓腮漏气。进食困难,食物停滞于左侧齿颊之间。经激光、理疗、电针、水针治疗已1个月,效果不佳。舌偏红,苔薄,脉弦滑。诊断:左侧面神经瘫痪。治法:平肝通络、活血化瘀。方药:天麻15g,羚羊角粉0.6g(吞),钩藤15g(后下),炙僵蚕9g,炙全蝎3g,元胡9g,升麻3g,制胆星9g,羌独活各6g,大力子9g,石决明30g(先煎)。水煎服,日1剂。温针灸治疗:头维、阳白、颧髎、迎香、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承浆透地仓、下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翳风、太冲。行针得气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