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ID:12371548

大小:4.00 MB

页数:108页

时间:2018-07-16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hapter7BacterialInfectionandImmunity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细菌的感染(bacterialinfection):细菌在宿主体内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不仅释放出毒性产物,同时还与宿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宿主不同程度的的病理变化过程,是细菌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分子的多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Multiplicationofaninfectiousagentwithinthebody.Multiplicationofpathogenicbacteria致病菌(e.g.,salmonellaspecies沙门菌)—evenifthepersonisasy

2、mptomatic无症状的—isdeemedaninfection;ontheotherhand,multiplicationofthebacteriathatarepartofthenormalflora正常菌群ofthegastrointestinaltract胃肠道,skin,etc,isconsideredaninfection.致病菌(pathogenicbacterium)或病原菌(pathogen):Abacteriumiscapableofcausingdisease.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opportunisticpathog

3、en):正常菌在机体健康或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此时将这些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normalflora):通常把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Section1NormalFloraandOpportunisticPathogen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一.正常菌群NormalFlora:在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口腔、鼻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体有益,称为正常菌群(normalflora)。thepopulationofm

4、icroorganismsthatinhabittheskinandmucousmembranesofhealthynormalpersons.normalflora数量:1014个,正常机体细胞数:1013。部位主要菌类皮肤葡萄球菌、类自喉杆菌、绿腋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丙酸杆菌、白念珠菌口腔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菌、类杆菌、梭杆菌鼻咽腔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菌、乳杆菌眼结膜葡萄球菌、类自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外耳道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胃一般无菌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服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

5、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真细菌、乳杆菌、白念珠菌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阴道乳杆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白念珠菌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鼻咽腔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口腔甲,丙型链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阴道大肠杆菌、乳杆菌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等皮肤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分布眼

6、结膜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physiologicaleffectofnormalflora:1.生物拮抗(antagonism):占位性保护、抑制性代谢产物、营养争夺作用2.营养作用(nutrition):氮、糖、维生素3.免疫作用(immuno-modulation):刺激免疫系统成熟、低宿主反应性:相似抗原性、自然抗体、分泌性IgA保护原籍菌4.抗衰老作用(anti-ageeffects):乳儿---双歧杆菌占98%;老人---芽胞杆菌占多5.抑瘤作用(anti-tumoreffects):如肠道二、机会致病菌(opp

7、ortunisticpathogen)1、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下泌尿道-肾盂2、宿主免疫力下降肿瘤、血液病、糖尿病、激素治疗、放疗化疗等3、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被抑制或杀灭,耐药菌大量繁殖而致病,这是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即二重感染或重叠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