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

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

ID:12375056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_第1页
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_第2页
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_第3页
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_第4页
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咨询心理学初诊接待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v心理活动的分类(三分):v1·心理健康v2·心理不健康v3·心理异常v其中,1和2属于心理正常,3属于心理不正常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v一、异常心理的分类v1·心理困难:轻微的社会适应不良和人格偏差。v2·心理障碍:神经症和心身障碍v3·心理疾病:精神分裂或狂躁等(非咨询范畴)心理问题四分法:v1.心理问题:是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的和反应强度不太剧烈的心理紊乱状态,主要表现在心境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波动,但思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人格也十分完整。v2.心理障碍:这类人群不仅有较大的情绪方面的波动,而且可出现各种违反逻辑性思维或的错误。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下,出现强烈

2、的非理智行为,冲动毁物。心理行为异常持续的时间较长(1个月以上),心理负担难以克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可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和攻击等。v3.心理疾病边缘状态:这是较严重的一类,患者往往带有不很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如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偏离常态、社会交往和人格方面的改变等。v4.心理疾病(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表现最为严重,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等。患者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被破坏,有幻觉和妄想等表现,其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人格明显改变,且患者往往缺乏对自身疾病

3、的认识能力,拒绝就医和服药。v  由此可见,由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一般而言,前两类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后两类则适宜以药物治疗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可避免向心理疾病的演化。另外有一些心理疾病由于其症状不是很典型往往易被忽视,易被普通人群认为是一般的问题或个性原因而导致误诊。二、判定异常心理的方法v1·社会适应方法:v三个等级:(1)一般常态心理,偶有不适,但会消失(2)一般病态心理,较为吃力,努力可好(3)较重病态心理,严重适应失调,无法正常生活,预后为精神病。v主要是通过日常观察,但是不够准确v2·医学(生理学)方法

4、: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作为判断标准v3·统计学方法:以统计学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以接近平均值为常态,偏于两极者为变态v4·心理测验方法:以标准化测验量表作为检测手段v5·内省经验方法:当事人的主观体验,需要有“自知之明”v6·价值观方法:心理行为与价值观是否一致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v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往往难于找到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并且,由于心理异常表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主观经验、当时心理状态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心理正常与异常,人们很难找出一个统一公认的判别标准。v具体标准一时难于确定,但基本原则是可以说清楚的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

5、世界的统一性原则v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v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或同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

6、一指标已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称为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韵丧失。•例1: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例2:按人的行为的均值,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吵大闹,否则可能是精神不正常,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受到不能容忍的污辱,怒不可忍的情况下大吵一番,这时虽然背离了“均数”水平,但仍然是十分正常的行为。例3:许多做祷告的人中,有人可以由于过度的企望而产生幻觉,他似乎真的在和天使对话。这时我们按人的行为的均数去判断与天使

7、对话的人,不能说他们的行为是异常的,但是他确实产生了幻觉,精神已经不正常了。第二,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v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v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相反,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